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3月中期

团队心理资本的形成机制及相关开发研究/项高悦 沈 甦 沈永健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项高悦 沈 甦 沈永健 日期:2016-04-07 16:20:18
究发现,团队成员对团队心理资本的感知具有较高的团队内一致性与团队间差异性,心理资本是能够体现在团队层面的[3]。团队成员与团队有相似的目标、能力、知识时,就会形成团队心理资本[4]。Walumbwa等(2011)指出,团队心理资本是团队成员在互动协同中产生的有利于团队成长和发展的共享心理状态。Mckenny等(2013)认为,团队心理资本是员工在互动协调中开发出共享的动机水平和积极性。也有其他国外学者提出,团队心理资本是团队成员对工作持有共同的积极性评价,并借助团队成员共同的努力及毅力,取得团队成功的一系列积极心理品质。国内学者李林英等(2011)认为,团队心理资本是团队成员表现出的一种集体的积极心理状态;于兆良等(2011)指出,团队心理资本是在团队层面促进团队成长和发展的核心心理要素等。
  基于现有的文献,本研究认为,团队心理资本反映出个体心理资本的一致性水平,是团队成员在协调互动中形成的共有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团队发展的积极心理能力的集合。
  二、团队心理资本的结构
  关于团队心理资本的结构,国外基本上采用了Luthans的四因素结构,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Mckenny利用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方法,证实了拓展至团队层面的四因素结构与团队心理资本强相关。早先,Clapp-Smith和Vanno(2009)在研究团队心理资本时,并未与个体心理资本结构作区分,仍是采用四因素结构。如Vanno(2014)在针对418名本科生的研究中,学生的团队心理资本是由个体心理资本加总求得,并得出个体心理资本的每个构成要素与团队心理资本相应部分呈积极正相关。最新关于团队心理资本的研究是Sarah Dawkins的研究,他认为由Luthans提出的个体心理资本的四因素,可以通过团队成员之间信息交流及情感互动等方式实现共有[5]。团队成员就实现目标的路径及应对障碍的方式进行讨论,使其充满希望,产生团队希望;就处理困难的经验及资源的识别进行交流,更易在逆境中调整状态,解决困难,实现自身价值,提高团队韧性;分享成功经验,在团队中传递有效方法,提高团队整体效能;就团队积极资源进行识别,有助于团队成员积极预期,实现团队整体乐观。
  国内学者李林英、于兆良、翟玉荣等关于团队心理资本的研究,在遵循四因素结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团队提出不同的观点。于兆良等在综合Luthans个体心理资本四因素的结构及团队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团队心理资本的结构为团队效能感、信任、合作及共同愿景。翟玉荣(2014)在探讨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心理资本的研究中指出,其由团队信任、团队效能感、团队合作及共同愿景四部分组成。
  国内外学者提出团队心理资本的结构,强调团队心理资本与个体心理资本的密切关系。但针对个体心理资本提出的四因素结构,直接应用于团队心理资本中,还缺乏相应的理论根据。现有文献基本表明,团队心理资本并非个体心理资本的简单加总,而是产生于个体心理资本的互动整合中,需要探讨个体与团队之间的关系。如何将个体的心理资本结构拓展至团队层面,并有效凝合四因素结构,成为本文探讨的重点问题之一。归属感是个体归属于团队的心理体验,反映出个体与团队之间的互动接纳程度,是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源泉[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归属感进行阐述,人的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