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1月中期

新常态下政府转型的动因与内涵撰析/李砚忠 缪仁康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砚忠 缪仁康 日期:2016-03-14 15:22:57
造成了双重的结果:一是原有的社会各主要领域合一的状况逐渐发生分离;二是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即作为个体和群体的社会活动主体改变了原有的依附地位,成为自由自主活动的社会因子。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适应双方关系模式的转变,实现自身的转型,其主要职能不仅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更重要的在于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
  二、政府转型之动因
  决定政府转型的动因有多种,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
  在外部动因中,基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所推动的经济社会转型是政府转型的外驱力量。按照行政生态学的观点,政府行政系统及其活动总是处于一定的行政生态环境之中,行政生态环境影响着政府组织的架构和运行过程。一旦作为自变量的行政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作为因变量的政府也必须谋求变化和适应。政府转型就是适应变化中的外部社会环境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行政生态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政府类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高度集权式的、运用行政命令手段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政府类型;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适当分权的,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实行宏观指导的政府类型。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政府的职能方式、资源配置方式、行政权力分配、机构模式设置、行政管理方法必然要面临重新的选择和确定。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社会转型是政府转型的基础,经济社会转型推动政府转型。
  在内部动因中,政府组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自我发展和完善是政府转型的内驱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府转型是伴随经济社会转型过程而展开的。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承担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它要担负起引导中国社会由传统到现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转型的重任;另一方面,为完成这一使命,政府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实际情况,通过系统内部的变革实践,自觉地实施自身的转型,以达到积极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目的。因此,现阶段政府的转型可以说是由外力驱动内化为内在动力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具有高度的自觉性。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政府的存在是为纠正市场失灵,主要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同时,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竞争的有序性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从政治层面上说,政府要确保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一个安全、平等、民主的制度环境,进而实现善治。再次,从社会层面上看,政府要从社会的长远发展出发,维护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健全的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确保社会良性运行。这三个层面都是政府自身发展的重要体现与衡量标准,而政府的这种自我发展愿望正是推动政府转型的内在动力。
  除了上述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之外,还存在源于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第三类动因,这种动因表现为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促使政府转型的驱动力。当代中国,政府之所以要实现转型,原因之一是伴随经济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对政府服务需求的增长,推动了政府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型。一方面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