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5年9月中期

从“疏导点”的运行看城市治理中的府际权力结构/梁玉柱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梁玉柱 日期:2015-11-13 11:01:04
区、老旧住宅区错列分布,使得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也不均衡。公共服务设施、营业网点分布的不均衡使流动摊贩在各区、各街道有着自身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因此,“疏导点”的设置也应因地制宜,符合地方特点。然而,目前“疏导点”的规划中对地方多样性考虑不足,因担心地方政府激励不足而不愿改变管理方式,这就如同中国改革中“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矛盾。如何解决这种规划整体性和地方多样性不协调的矛盾?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实现差异化管理,同时调整考核方式。例如,通过财政资金鼓励应该设立“疏导点”的街道合理规划,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应该增加营业网点的街道合理布局。其次,治理本身内含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决策过程的开放、协商,因此,城市“疏导点”的规划应该改变当前目标设置主体单一化的特点,引入社区居民、行业协会、地方工商业者、不同层级的行政人员参与决策咨询和协商,以便综合各方利益,达成最优决策。
  三、总结
  随着深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地方政府创新层出不穷,从备受关注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可窥见一斑。伴随着政府创新,产生了大量新的政府管理部门、新型社会组织以及一些尚未有明确法律身份的组织机构,无疑增加了政府行政管理、执行以及监管的成本,这给政府内部行政体制运行带来了挑战。要想使政府创新具有持久性、可复制性,必须规范行政体制运行方式。具体而言,改变压力型体制下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科层压力推动政府创新,建立起规范的府际关系,在增强上级政府、部门决策科学性的同时,提高下级政府、部门决策执行的灵活性。
  作为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领先的城市,深圳在城市治理中的“疏导点”改革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效应,上述“疏导点”运行中的问题是地方“先行先试”改革过程中在所难免的。然而,深圳要突破现实困境,改善城市治理中城管与摊贩关系,仍需继续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24.
  [2]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2):132-143.
  [3]欧阳静.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3):116-122.
  [4]何艳玲,汪广龙,陈时国.中国城市政府支出政治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7):87-106.
 
  责任编辑 介明菊  
  E-mail:ldkxjmj@163.com  
  电  话:0371  -  63919054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