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5年7月中期

个人—组织匹配、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模型构建/徐宇峰 汪 群 李 卉 陈 麟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徐宇峰 汪 群 李 卉 陈 麟 日期:2015-09-21 15:52:15
组织匹配程度较低的个体更易于产生离职的意愿(Chatman,1991)。
  虽然个人—组织匹配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但采用个人—组织匹配三维度模型的验证还亟待丰富。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1:个人—组织匹配对离职倾向具有负向的影响;
  H1a:一致性匹配对离职倾向具有负向的影响;
  H1b:需求匹配对离职倾向具有负向的影响;
  H1c:能力匹配对离职倾向具有负向的影响。
  (二)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工作倦怠与许多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得到了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的证明。工作倦怠是由于个体的知识、技能和期望与工作的要求和提供资源不匹配而产生的一系列结果。Bakker、Demerouti和Schaufeli(2002)基于个体精力的角度提出了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模型),他们认为,当工作对于个体的要求与组织为个体提供的资源出现不均衡时,个体就会产生工作倦怠。这个模型广泛地涵盖了工作和生活的一些方面,但忽略了他们对于工作投入和效能的影响。基于此,Leiter和Maslach(2001)在工作—个体匹配理念下提出工作—个人匹配的框架,整合了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并提出工作倦怠是个人与工作所在环境之间的一种非建设性关系,工作倦怠由二者之间的匹配程度决定。
  研究者对于框架中的工作—个人匹配的定义更加广义。Leiter和Maslach(2001)认为,之前对于个人—工作的匹配都受限于他们对现象的直接启示,忽视了人的情感、动机和对压力的应对;而工作通常也被定义为某个特定的任务而不是大环境或组织情境。因此,模型中的工作—个人匹配的概念实际上更接近传统概念中的个人—组织匹配。当个体能够与所处组织环境达成持续性的匹配时,个体就会感知到工作投入;反之,个体会感知到工作倦怠。Leiter和Maslach(2001)在模型中提出了工作和生活中容易产生倦怠的六个方面:工作量、个体对工作的控制、薪酬、职场关系、公平感和价值观。
  Leiter(2008)将工作—个人匹配对工作倦怠的作用过程分为精力流程和价值流程。精力流程即个体对工作的控制—可控的工作量—工作倦怠;价值流程即个体对工作的控制—价值理念一致,由价值一致调节精力流程对工作倦怠的影响。Leiter、Frank和Matheson(2009)通过研究证明,工作负荷可以显著预测耗竭和玩世不恭,而价值观的一致性可以预测工作倦怠。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个人—组织匹配对工作倦怠具有负向的影响;
  H2a:一致性匹配对工作倦怠具有负向的影响;
  H2aⅰ:一致性匹配对情绪耗竭具有负向的影响;
  H2aⅱ:一致性匹配对玩世不恭具有负向的影响;
  H2aⅲ:一致性匹配对职业效能感具有负向的影响;
  H2b:需求匹配对工作倦怠具有负向的影响;
  H2bⅰ:需求匹配对情绪耗竭具有负向的影响;
  H2bⅱ:需求匹配对玩世不恭具有负向的影响;
  H2bⅲ:需求匹配对职业效能感具有负向的影响;
  H2c:能力匹配对工作倦怠具有负向的影响;
  H2cⅰ:能力匹配对情绪耗竭具有负向的影响;
  H2cⅱ:能力匹配对玩世不恭具有负向的影响;
  H2cⅲ:能力匹配对职业效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