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12年6月中期
积极领导:一种新型领导范式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熊克寒
日期:2012-07-09 11:47:17
靠强制、恐吓、监管、惩罚等传统手段来强迫他人被动服从,而是通过彰显人性的力量、散发人性的光辉来赢取他人自愿追随。它不是追求单向度的工作绩效,而是努力实现基于工作—生活平衡的整体生活绩效和人生绩效;它不看重局部的发展和零碎的成功,而是通过系统的建构实现整体的兴旺。它既依托于先天特质性积极倾向,也可经由后天教化而习得。具有上述积极领导风格的人,特别善于利用自己的美德、性格、知识、技能等积极心理优势资源,主动对周围的人和事施加积极影响,并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积极的改变。 来自跨样本、跨材料、跨方法、跨时间的一系列相关分析结果一致表明:积极领导与人的性别、年龄、婚姻、学历、工龄、职位高低、任职长短、单位性质、出生地等人口统计学特征都只是存在微弱的关联度(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0.3之间,有些相关系数虽然达到了显著水平,但可能是由样本规模造成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9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合在一起,只能对积极领导的变异方差提供4.8%—6%的解释和预测。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了积极领导的上述理论定义和假设:积极领导与人的生理或外部社会特征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种人性化的领导力、生活化的领导力,人人需要,人人拥有、人人可学。它完全不同于传统领导学研究所强调的基于正式组织正式任命的拥有正式职位的正式领导,是最能代表人的心理力量和人类积极的非正式领导力,因而是一种更普世、更基础、更根本,整体的、均衡的、内在的、生活的、开放的、弹性的、元价值意义上的领导理论。 积极领导的整体理论结构和内容框架,是采用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方法的编码技术,通过对来自全国4省市314个准结构化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严格的分类、比较、整合提取到的,共包含63个主题类属(构成要素)和59个高频特征词(每个主题类属和特征词分别概括了积极领导的一系列心理、行为特征)。基于多源数据的因子分析(FA)结果显示,积极领导存在一个具有跨样本、跨材料、跨方法、跨时间稳定性、一致性的内在结构,这一结构可以通过多模块、多版本、多方法、多载体的标准化测验工具得以准确测量。 四、积极领导的测量方法 抽象的领导学构念的内在属性要通过标准化测量工具来实现定量评估。积极领导测量工具在内容上由3个测验模块构成。①“积极领导整体构成要素列表”(63类属/63-Cs),它是63个主题类属经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可以准确地测定受测者在积极领导构成要素上的优势、劣势分布(即优势域、劣势域),为受测者指出明确的未来发展方向。②“积极领导日常行为表现列表”(63标准化陈述句条目/63-Ss),它是以63个类属为理论出发点和内容框架、按心理测量学技术规范编制而成(1个类属对应编出1个高等值性的陈述句条目),可以准确测查出受测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外在行为表现。③“积极领导内在典型特征列表”(59高频特征词/59-Ws),它是59个高频词条经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可以准确探测出受测者有关积极领导的内在典型心理特征。这3个测验模块经过心理测量学和统计学技术处理后,又被分成了2个版本(自评版、他评版)、2种施测方法(传统经典心理测验法/R法、Q分类方法)、2种载体(纸质版、电子版)、2种版式(长式、短式)。信效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工具建构良好,各种心理测量学属性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