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数字经济下的战略统领:中国共产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领导力研究/杜 艳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杜 艳 日期:2025-03-24 11:01:43
,支持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解决企业在初创期和发展期面临的资金困难;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升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重点发展数字经济、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通过“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13],不断提升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促进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外,“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3],是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三)推动治理创新,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
  为了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治理创新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优化治理模式和创新体制机制,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明确发展道路——走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4]因此,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一是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力。企业和科研机构应研发和应用绿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各级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清洁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二是建立绿色生产体系。建立绿色生产体系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企业应采用绿色生产方式,建立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废弃物处理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生产体系。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绿色生产标准和认证体系,推广绿色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三是发展绿色经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目标。国家应通过完善和创新市场机制,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逐渐形成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明确发展方式——双向驱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共产党明确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式,即通过“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双向驱动,共同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方面,加强政府引导。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制订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加强公共服务,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应制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长期战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依靠市场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激发企业和社会的创新活力。政府应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放宽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主体自主创新。
  确立发展方向——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国际环境。一方面,扩大市场开放,引进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优化投资环境,简化外资准入程序,提供政策优惠和服务支持,吸引更多的国际高质量投资项目,促进国内产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