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数字经济下的战略统领:中国共产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领导力研究/杜 艳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杜 艳
日期:2025-03-24 11:01:43
和融资担保机制,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中央财政部门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新领域,解决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难题,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
(三)完善协调机制引领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制定和完善协调机制是确保战略规划和政策有效落实的关键举措。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协同合作机制、实施动态政策调整机制和建立政策反馈机制引领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依托协作平台,完善各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只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进行高效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目标。一是设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各级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实现各部门共享信息、协调行动,避免出现各自为政和资源浪费的现象。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国家信息中心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和共享政策实施的最新进展情况和数据,提高政策执行的透明度,确保各部门对政策实施的实际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三是推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协同合作。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直接影响政策效果,中央政府通过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以及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的战略规划和政策要求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实施动态政策调整机制,根据市场变化和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动态政策调整是确保政策有效落实的关键环节。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和产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各级政府的政策措施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和完善快速反应机制能够有效帮助政府在第一时间对政策进行调整,避免因政策滞后而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实行灵活的政策调整策略。政府通过灵活的政策调整策略,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产业的多样性,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完善政策反馈机制。国家及地方发展改革委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互动,定期收集和分析政策实施的反馈信息,了解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政策本身及其执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做出科学的调整和优化。
构建监督评估体系,建立严格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政策和规划的有效落实。建立严格的监督和评估体系,是政策和规划能够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通过政策监督和评估,不仅可以监控政策的执行情况,而且可以了解政策的实施效果,能够为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一是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审计署通过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政策实施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避免利益冲突和权力滥用。监督机构具有足够的权威和独立性,能够对政策执行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政策的公正、有效执行。二是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国家及地方发展改革委因地制宜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涵盖政策实施的各个方面,包括目标达成度、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经济效益等,确保政策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实行定期评估和公开反馈制度。审计署定期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促进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力度,形成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二、核心要素推动力:坚持创新驱动与技术革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