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数字经济下的战略统领:中国共产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领导力研究/杜 艳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杜 艳
日期:2025-03-24 11:01:43
健康、高质量发展,而非“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5]。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是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握历史大势,应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和新挑战提出的重大发展命题,凸显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本文旨在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领导力问题,揭示党在引领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进而明晰目标,主动担当使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健发展。
一、战略规划引领力:统筹战略规划与政策制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体现为强大的战略规划引领力,即始终坚持整体规划、因地制宜,成为高屋建瓴的“规划师”。
(一)制定宏观战略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宏观战略的制定至关重要,它既引领发展的方向,又为具体措施的落实提供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宏观战略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确立发展愿景,描绘新质生产力的远景目标和路线图。新质生产力的远景目标是形成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协调平衡的发展模式,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依靠高科技和高效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涵盖了新质生产力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推动作用、对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及对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驱动作用。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制定远景目标和路线图是实现愿景的关键步骤,即明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个阶段性任务和关键节点,做好系统性、科学性的规划,确保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条不紊地推进。远景目标和路线图不仅是对未来图景的预见,更是对实现愿景的具体路径指引,使得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设置长远目标,制定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在确立发展愿景的基础上设置长远目标,是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环节。长远目标的设定需要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当前的现实基础,又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判。分阶段的发展目标是长远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需要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和现实条件,将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在每一个阶段结束时,由科技部和统计局等部门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后续目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对新质生产力的进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评估,以反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状,为后续的政策调整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因地制宜规划实施路径,确保目标的实现。在明确发展愿景和长远目标后规划具体的实施路径,是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步骤。实施路径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及各利益相关方的协调与合作,同时强调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政府需要制订涵盖技术研发、产业布局、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对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阶段评估、动态监控和及时反馈,发现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完成。
(二)构建政策体系引领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