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精彩阅读
县乡党政干部来源问题研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中共黑龙江肇源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日期:2013-02-01 15:47:40
目生服务期满后的就业压力。
第三,深入推进县乡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县乡党政干部队伍活力。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县乡两级政府职能变过去的统管包揽为侧重服务指导,职能的变革带来了县乡干部思想的变化。只有不断改进县乡干部管理体制,才能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增强县乡干部岗位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形成完善的党政干部补充体系。
1.建立县乡党政干部流动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研究探索并出台政策,在县直机关缺编时,把在乡镇工作5年以上的公务员作为进人的主渠道,因县直选人空出的乡镇编制用来招录公务员。县直机关干部都应该具有两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不具备的应通过挂职锻炼方式解决。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既要从县直机关选派干部到乡镇任职,同时也要注重从乡镇选拔干部到县直机关任职,以促进干部的合理流动,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2.提高相关待遇,调动县乡干部工作积极性。一是提高县乡干部工资福利待遇标准。探索实行根据干部在县乡工作的年限浮动工资标准,提高级别工资档次,设置乡镇干部工作津贴等制度,提高工资等福利待遇。二是适当增加乡镇领导职数和县直部门非领导职数,拓展干部政治成长空间。当前,受编制职数所限,绝大多数的县乡党政干部在退休前得不到提拔,尤其是2010年政府机构改革以后,领导职数压缩,许多干部注定要以科员级别退休。据统计,2000年以来肇源县有210名党政干部以科员级别退休,占同时期退休党政干部的71.5%。建议参照南方一些地区的做法,把乡镇纪委书记单列为副科级职数,并把组织委员、宣传统战委员等岗位核定为副科级;对于一些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贡献较大、政绩突出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可通过兼任县级领导职务解决级别待遇,从而增加扎根乡镇工作的吸引力。增加县直部门科级非领导职数,让大部分干部看到升迁希望,调动干部积极性。三是妥善安置回城的乡镇领导干部。对于乡镇工作年限较长、经验丰富、表现突出的乡镇干部,年轻的要及时予以提拔交流到县直机关,年龄较大的,要妥善予以安置。
3.加强管理,增强县乡干部抓发展的动力。深入研究县乡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分优劣、定奖惩,彻底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惯势,通过考核奖惩激励县乡干部,从而解决队伍活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加大培训锻炼力度,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加大投入,减负减压,为县乡干部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要加大对县乡两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资金、项目投入和政策扶持,少一些行政命令,让县乡干部有展示能力、提高素质的空间和环境。
责任编辑 王耀东
E-mail:ldkxwyd@163.com
电 话:0371 - 63861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