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公共部门管理之精义:“无为无不为”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龚春明 朱启臻 日期:2011-07-24 16:18:15
及自己的手。春秋时期曾经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的管仲,也对为何要“君逸臣劳”作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解说。管仲认为,“君主的职能就好像是心在人体中的职能一样,下级官员的职能就好像是人体的耳目等九种器官一样。耳目是视听的器官,心不去干预耳目视听的强烈欲望,这样耳目的职能才能得以发挥。如果心有干预耳目视听的强烈欲望,耳朵就会听不清声音,眼睛就看不清哪怕近在眼前的东西。这就叫做在上的人背离了正道,在下的人就不会尽自己的职责”(张与弛:《道家的管理之道》,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所以,在公共部门管理中,领导者应该认识到自己能力的局限性,不要什么事都自己去管,而应努力去管好部门的大事,把自己不擅长的和应该由下属来管的事放手让下属或其他人去管,不应强行去管,否则会“伤到自己的手”。

  当代管理理论中有一个流行的观点:领导的职责就是做正确的事(制订正确的战略计划),而不是正确地做事(实现战略目标而采用的战术)。因此,在战术方面,领导者应该“有所不为”。

  三、人事层面的“无为”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管理思想的第二层含义是要求领导者在选人上“有所为”,而在用人上则“有所不为”。一个公共部门的领导者要想真正实现在战略上“有所为”,在战术上“有所不为”,就必须做到知人善任。

  1.选人上的“有所为”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一批得力的中层管理者辅佐,领导者即使有再好的战略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在识人、求贤上“有所为”,寻找有能力、愿为部门服务的管理人才为其所有,此乃部门管理的重中之重。那如何选择符合条件的中层管理者呢?老子和庄子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指导。老子说,“知人者智”。作为合格的领导者,要有睿智的眼光,具备伯乐相马的识贤能力。俗话说,人心隔肚皮。人是一种善于伪装自己的动物。所以,在用人中要想观察出人才真正本质的一面,必须找到一面能观察人的“镜子”,这样才有可能寻找到最符合部门职位需要的人。作为与老子思想一脉相承的庄子,在《列御寇》中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从九个方面综合考察一个人的好方法。庄子说:“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意思是:君子总是让人远离自己任职而观察他们是否忠诚,让人就近办事而观察他们是否恭敬,让人处理纷乱事务而观察他们是否有能力,对人突然提问而观察他们是否有心智,交给其期限紧迫的任务而观察他们是否守信用,托付财物而观察他们是否清廉,把危难告诉他们而观察其是否持守节操,用醉酒的方式观察他们的仪态,用男女杂处的办法观察他们对待女色的态度。上述九种表现一一得到证验,不好的人也就自然分辨出来了。

  老子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意思是因为圣人常善于用人,所以没有无用之人。我们以为,这才是领导者用人的最高层次。一直以来,重用有才能的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那么,一个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没有才能的人是不是就不能用呢?现代管理科学的用人理念是: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