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0月下期

慎子的君臣之道对领导者逾越上下级心理鸿沟的启示/姜 辉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姜 辉 日期:2020-12-04 15:52:24
 
  【摘  要】慎子的君臣之道启示领导者:管理下属要“因人之情”。人性都是“自为”的,在言行处世中总是要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自身利益的,领导者只有遵循这一客观存在的人性特质,才能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切忌在工作上“为善以先下”,即反对领导者在工作中采用事必躬亲的管理形式,而应当充分认识不同下属的能力倾向,最大限度地对不同人才加以利用。切忌“舍法而以身治”,即不能凭借领导者的主观判断做出奖惩,而是应做到“立公弃私”。
  【关 键 词】慎子;君臣之道;上下级;领导者;下属;心理鸿沟
  【作者简介】姜辉(1980— ),男,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20-0069-03

 

  慎子(约前350—约前283),姓慎名到,战国时期赵国人,法家重要代表,传世有《慎子》一书。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开设高等教育,称为稷下学宫。慎子就是稷下学士之一,其学生众多,颇具影响。慎子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韩非,为法家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韩非子》一书中有《难势》一篇,是韩非对慎子权势论的全面剖析,但也正是由于韩非对慎子权势论的重点关注,后世学人将看待慎子的目光长期聚焦于其权势论,认为他是法家“势治”之先驱。这虽然不错,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慎子学术思想的全面认识。事实上,慎子的学术思想范围远大于权势之论,《慎子》一书中的《因循》《民杂》《君人》《君臣》诸篇,深入探讨了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用人之道。慎子的君臣之道对当代领导者逾越上下级心理鸿沟、拉近上下级心理距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领导者管理下属要“因人之情”
  上下级在工作中产生的心理鸿沟,往往来源于其在看待工作任务时所持的立场、角度不同。上级领导必须认真摸清每一个下属在工作中的心理,才可能真正拉近上下级之间的心理距离。《慎子》曰:“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1]24此处之“人情”,略同于“人性”。慎子认为,因循天道行事则成效巨大,背离天道行事则收益不佳。值得注意的是,慎子所谓的“天道”,并不只是自然规律,还包括与人性密切关联的社会规律。那么,慎子认为人性具有怎样的特征呢?与儒家的人性善恶之争不同,慎子并不关心人性的道德属性,他指出:“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1]24人性都是“自为”的,在言行处世中总是要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自身利益的。只有遵循这一客观存在的人性特质,君王才能处理好君臣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慎子未从伦理道德角度剖析人性“自为”特征的优劣,他更关心的是君王如何利用臣子的“自为”进行管理。对此,慎子做了一个大胆的判断:“人不得其所以自为也,则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1]25这一论断隐含了两方面意思:一方面,为人臣子者,一定是想要通过为人臣子获取回报,如果君王无法给予臣子其预判的收益,则不能重用这个臣子;另一方面,君王在任用臣子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