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3月下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的逻辑进程、基本特征和经验启示/王江波 王会民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江波 王会民 日期:2021-04-25 10:56:04
技术的进步、新老问题重叠交织,通过党内民主实现人民民主和基层民主的创新发展成为破解时代难题的突破口;通过协商民主回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凝聚各方共识,实现更为柔性的制度包容空间;通过网络民主,提高公民参与的自主性,提升党政精英与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协调。
  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反映在社会主义民主观上,其发展的逻辑进程就是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螺旋上升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成为新时代民主发展的航标,治理讲求治理主体多元、关系主体平衡、治理过程互动、治理手段多样,应用于政府治理、国家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全球治理等,追求制度执行力,实行善治目的。
  当美国的精英民主遭到民众质疑,当西欧“向未来借钱”的福利制度遭到债务危机,当发展中国家借鉴西式民主而面临治理危机时,中国立足于自己的独特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并由自己的人民决定的治理,彰显了巨大的生命力,破解了一个个时代难题,同时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个划时代的、全新的范式。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继承性
  继承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精神内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的继承和发展。在民主的本质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在于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秉承的是人民主权说,强调人民当家做主。在民主的制度上,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人类追寻最真实的形式。民主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保证了人民的权益,实现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新时代,我们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制度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的根本保障。在民主与社会主义关系上,列宁提出不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邓小平进一步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顺着这样的逻辑思路,习近平总书记进而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对民主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深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包容性
  包容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和优势。中国儒家主张的“和”文化及其程朱理学的“说理”传统,主张“君子和而不同”的多元、包容和合作精神,主张“君子有过则谏”,以说理规范君主政治。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各党派、各阶层、各界别、各民族、各宗教以及无党派等各界人士的参与,以双周座谈会、协商座谈会、最高国务会议等形式,共同商议建国方略与施政方针,为包括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刚性包容,在制度性领域逐渐推进,多元化民主促使多元性的制度安排,在多元制度安排中实现制度创新,保障了多主体、多渠道、多领域、全方位的参与机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内生性
  内生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动力来源。中国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