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1月下期

基层治理中“三社联动”的实践反思与路径优化/张 岩 杨 丽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 岩 杨 丽 日期:2020-12-14 16:18:31
也是直接与居民相衔接的组织,很多政府政策在制定之后,最终是落实在社区的,比如民生政策、防疫政策、创文创卫等,这使得社区工作尤为复杂,“三社联动”同样面临着复杂的治理任务。
  具有基层性、地域性、复杂性的“三社联动”直接关系到居民生产与生活,或者说,正是由于“三社联动”的治理任务才使其具备了上述特征。当“三社联动”有序运行时,其所拥有的自治功能能够给基层社区治理带来显著优势。第一,服务导向,能够有效解决社区居民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三社联动”的目的就在于根据居民不同的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予以满足,从而使得社会公共服务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提高。比如,全国范围内马上要普遍推广的垃圾分类,“三社联动”能够给予居民相关知识和操作指导,还能够提供志愿服务。第二,问题导向,有利于解决社区治理结构不健全、治理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三社联动”是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属于社区内生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主体协同程度的提升,治理资源良性互动、治理结构优化会同步提升,从而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第三,聚合导向,密切政府、社区、社会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性治理。“三社联动”重在执行,其治理方向是要与国家治理保持一致,因此,“三社联动”能够通过社区这一纽带再次扩大协同主体[2],实现更大范围的联动,国家以资源下沉增强社会治理力量,完善的社会治理又向上助力国家治理能力整体提升,促成“强国家”与“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相互嵌入关系。
  二、“三社联动”的运行逻辑与实践反思
  (一)“三社联动”的运行逻辑
  “三社联动”是社区、社会工作者与社会组织在社区基层治理中的协同联合,这一本土化模式在具体运行上展现出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并存的特征。
  1.政治逻辑。就现阶段而言,中国依然带有较强的“强国家、弱社会”色彩,“三社联动”的推行与政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行政逻辑。社区虽然是基层自治组织,但是受到基层政府管理,社会工作者与社会组织的力量又比较薄弱,因此政府主导是“三社联动”现阶段的基本遵循。“三社联动”的各项工作都是依据法律法规、行政政策开展的,并且其工作要接受基层政府的监督与检查。社区是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单元,这种体制性地位使得“三社联动”按照相应的行政逻辑运行。比如说,社区虽然不是基层政府,但其管理方式与科层管理相似。其次,权威逻辑。“三社联动”虽然属于社会力量,但是在党的领导下运行,在解决社会矛盾、重构基层权力、稳定社会秩序的同时,党的领导地位、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力也能够得到提升。这既是“三社联动”运行的逻辑,也是其目的与效果。因此,党建与“三社联动”是同时推进的,通过“党社一体”来保障党的领导,重塑党和政府在基层治理中的合法性。
  2.治理逻辑。“三社联动”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工具,实现联动效应最优、促成社会与国家良性互动是其基本意图。首先,公共服务逻辑。在乡村有精准扶贫战略,在社区同样要求实施精细化治理。社区的精准管理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而“三社联动”正是弥补“公共服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