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2月下期

政策质量影响政府绩效的理论模型构建对策/张维维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维维 日期:2020-03-18 16:31:12
往往会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尤其当公共政策质量不高时,会对政府绩效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保障政策正式实施前的高质量是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当前,政策制定者会采用政策局部试验方式来观察政策效果,但事实上,政策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短时间内很难全面观察到政策的影响,且如果因为政策质量不高而取消该项政策,会削减政府公信力。基于此,较优方案是建设政策仿真实验室,运用多学科中的系统动力学、多目标动态分析方法、逆系统仿真技术、数理人口与精算方法等风险统计分析技术,融入公共政策仿真模拟中,通过仿真模拟来观察政策实施的效果。尤其可以观察该项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同性等,为此,可以根据仿真模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动态调整和修正公共政策,直至公共政策效果达到预期,这样能极大提升公共政策质量。
  (四)推行“前—中—后”的政策评估体系,多重把关政策质量
  政策评估一般包括政策方案预评估、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评估以及政策实施后的绩效评估。预评估有助于在政策实施前及时发现政策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把控政策质量。政策实施中的评估主要是通过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效率和效益等),做出政策延续、调整、废止、替代等决策,可以有效防止低质量公共政策的继续存在。政策实施完成后的绩效评估,可以为后续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提供经验教训。可见,建立“前—中—后”政策评估体系对提升政策质量至关重要。在推行落实“前—中—后”政策评估体系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评估相关立法,提高政策评估的权威性;建立多种意见收集反馈渠道,提高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发展现代行政文化,为政策评估提供环境保障。
  (五)建立公共政策追责机制,激发提升政策质量的内动力
  政策制定者既是政治人,但更是社会人,在制定政策时有自己的偏好,甚至有自己的利益打算,这样可能会造成公共政策偏离政策目标。同时,公共政策常常因为责任分散且缺乏绩效评估而无法追究政策制定者的责任,这也导致在公共政策制定时提升政策质量的内动力不足。因此,建立公共政策追责机制,可提升政策质量的内在动力。首先,需要厘清政策制定者责任,实行个人负责制,将政策质量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其次,实施责任追溯机制,政策责任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调离工作岗位,但仍应承担责任;再次,建立科学的政策效果评价机制,客观评价政策效果,作为追责依据;最后,将追责结果运用于干部晋升考核中,对所负责的公共政策有重大质量问题的制定者实施一票否决制。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使政策制定者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激发内心对政策质量的重视,做到绷紧政策质量这根绳。这无疑对提升政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芳.影响公共政策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4):10-11.
  [2]秦德军.公共政策的国家产出:质量与绩效[J].社会科学,2007(3):44-53.
  [3]曹堂哲,张再林.话语理论视角中的公共政策质量问题:提升公共政策质量的第三条道路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857-861.
  [4]刘海波,靳宗振.政策过程与政策质量[J].科学与社会,2011(3)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