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2月下期

政策质量影响政府绩效的理论模型构建对策/张维维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维维 日期:2020-03-18 16:31:12
日零时限牌;深圳于2014年12月29日17点40分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当日18点起限牌。而在突然限牌之前,杭州市政府一再否认限牌传闻,深圳市时任市长也曾表示,对私家车不限行不限购,将通过经济手段来改善交通状况。没有广泛民调,没有公开征询,甚至还放烟幕弹,这些公共政策的出台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他们认为政府出尔反尔,不值得信任,政府形象也因此受损。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建立政策质量影响政府绩效的理论模型(见图1)。在这一模型中,政策质量是自变量,政府绩效是因变量,政府信任是中介变量,自变量政策质量通过中介变量政府信任影响因变量政府绩效。同时,合法性、协同性、稳定性、精准性、透明性、发展性以及可操作性是政策质量的观测变量,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是政府绩效的观测变量。
  三、政策建议
  (一)建立公共政策智囊平台,充分利用和整合智力资源
  目前,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主要包括各级党委、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等,在这些政策制定主体中又设立政研室等部门从事具体政策制定工作,但这些具体工作部门因为编制以及行政成本等原因存在人力不足现象,很难对政策问题进行广泛调研,也很难提出比较周全的政策举措,这就可能造成公共政策质量不高,表现为不能与其他政策协同、措施不具有可操作性等。广开言路,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则可以解决智力资本问题,如在当地高校建立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院可以通过举办政策沙龙、报送公共政策内参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同时还可以举办地方治理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客观公正地评选地方政府创新案例并总结先进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发挥高校智囊作用,为出台高质量公共政策出谋划策。此外,还可以建立公共政策人才智库,将高校、企业以及社会中关注公共问题的精英聚集起来,定期开展政策研讨或就亟须解决的政策问题进行项目招标,以吸收更多的意见。
  (二)构建“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政策问题”的政策问题识别路径
  政策问题的界定是制定公共政策的第一步。人们普遍认为,政策问题就是政策制定者认为有必要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只要经过主体认定就成了政策问题,这样的认知方式很容易形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为保证公共政策质量,在建构公共政策问题时,应遵循科学的问题识别路径。首先从问题着手,政策制定者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问题并建立问题库,确保问题能被收集且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诉求。但问题并不意味着可以成为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还需要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甄别,判断问题是个人问题还是已超出个人范围,在社会范围具有共性,如果是后者,该问题就可以界定为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也千差万别,有的只影响小范围的特定利益群体,而有的则超越某个群体或某个领域,这时的社会问题就转化为公共问题。但即使是公共问题,因为存在资源稀缺及偏好选择,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公共问题都能成为政策问题,这时就需要再次根据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最终确定进入政策问题的公共问题。这样的政策问题识别路径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并能保证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发展性、精准性以及协同性。
  (三)建设政策仿真实验室,动态调整和修正公共政策
  公共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