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19年9月下期
领导者与员工对公正的差异感受及协调之策/王 妮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 妮
日期:2019-09-06 17:37:17
受。通过对比发现,领导干部和普通员工对公正基本原则的认知和感受高度一致,都认为领导者必须“一碗水端平”,不能搞区别对待、任人唯亲,更不能搞干部的“特殊化”,一切要按照单位规章制度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
在如何体现公正的做法和途径中,领导干部和普通员工关注的侧重点明显不同。通过对比发现,领导干部往往更倾向于“在其位,谋其政”,即考虑面更深,多从单位大局出发,通过制定合乎绝大多数同志利益的政策制度、规范行事流程、完善考核奖惩体系、抵制有损公正氛围的不良风气等途径,力求在单位中塑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集体工作状态。普通员工对公正的感受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化,考虑面更广,涉及自身和同事的方方面面,尤其更关心的是自身实际利益是否受到了不公平、不公正的损害,这既包括实际物质层面的职务升迁、待遇保障、奖惩激励等,也包括精神层面的领导对自己的态度倾向、同事间对比等。
在公正性建设中,两个层级对公正差异感受可能导致结果与预期偏离。通过对比发现,领导干部在塑造单位公正性环境中,有时候会出现预期与结果偏离的现象,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者出发点是好的,在意识上确实想力图建设公平、公开、公正的工作环境,相应制定了配套规章制度和考核奖惩体系,却导致普通员工觉得造成了新的不公平,比如,刻意追求公平,严格量化工作指标,却没有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内容的难易程度等,造成了“难啃的骨头没人愿意啃”“干得越多越倒霉”的现象等,这主要是领导者没有在实践层面把握住要害,没有深入了解普通一线员工真实的工作情况。二是领导者只站在自己角度上考虑,只一味从“大局”出发,在公正环境建设中只求大方向上符合,却忽视了普通员工实际的利益,广大普通员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单位领导者带来的“公平公正”,尤其是个别时候要求普通员工舍弃自我利益,维护好单位大局整体利益,从而得不到普通员工的认可,公正性建设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四、相关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领导干部和普通员工对于公正的差异感受普遍存在于单位中,作为领导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性,重视这种差异可能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并通过各种方法协调这种差异化感受,努力减少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首先,领导干部在单位公正性建设中,在加强公正意识基础上更要注重相关政策、规定、措施与实际工作情况的相符程度。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不能一味按照自己对于公正的标准行事,而必须充分考虑普通员工对于公正的渴望,既不能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公平而实行“大锅饭”,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也不能完全依赖量化考核,让纯粹的量化指标考核代替科学公正的全面绩效考核,致使困难较大的工作无人肯干,承担矛盾较为集中的工作任务的同志反而常受批评,这样,就会出现新的不公正现象,容易造成一方面领导者一心追求公正,另一方面普通员工却怨声载道的严重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工作一线,仔细听取不同区域、不同岗位、不同个人情况的普通员工的真实感受,在考核、奖惩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各方诉求,随后也应该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不同代表的反馈意见,及时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