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9月下期

结合的艺术:将企业家精神嵌入乡村治理的探索——武汉市星光村“头雁”治村模式的启示/黄 超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黄 超 日期:2019-09-06 16:35:55
策当中,并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村干部向村民虚心求教、问事制度,可以使村干部和村民进行深度交流,虚心听取村民意见,深入到群众当中,了解村民的需求和诉求。村干部勇于接受批评、勇于改过的工作态度使得当地村民权利得到保障。这些制度使得村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村民对村干部放心,村干部做事顺心。
  (四)先进与共进结合:协同与统筹兼顾的联村发展
  合作共赢、联村共建的模式,打破了旧有的发展体制。先进村的帮和带,催生出了后发村的“自我造血功能”。红焰村学习借鉴星光村拆迁腾地的模式,规划建设农民新村,82户农民实现了集中居住,在村湾环境和村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同时,储备工业用地360多亩。联村共建的模式,让他们在集团旗舰的带领下,形成资源共享、机制互通、优势互补的“舰队方阵”,发展能力空前提升。星光村集团党委的成立,有利于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推动联村经济发展。
  三、经验启示:内化企业家精神的乡村治理
  第一,强化组织保障,变“坐等发展”为“谋求发展”。针对村民主动发展意识不强、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实际,着力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建立以村党委为主体的领导小组,着重构建完善的村党委班子成员工作管理责任制度,以量化方式管理工作,将工作置于监管之下,实现责任到人。村党委逐步明确了“盘活资产、工业强村、集约发展”的整体发展思路。“社会动员涉及个人、组织和社会渴求的变化,经济发展涉及个人、组织和社会功能的变化。对现代化来说,这两种变化缺一不可。”[1]也就是说,组织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强烈的组织动机,更离不开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星光村的转变既有其强烈谋发展、求变革的动机,还得益于其按照公司制的模式对党组织职能进行权责划分,使其功能得到了极致发挥。
  第二,实施迁村腾地,变“粗放发展”为“集约发展”。为了谋求发展,星光村几任领导始终坚持“工业兴村”的发展理念,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集中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实施“筑巢引凤”战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村工业园中建立,工业园所具有的集聚效应得到发挥,前来合作的企业不断增加,土地成为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对乡村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收集村民意见,星光村实施了迁村征地的计划,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对外租赁来壮大集体经济。这些年,星光地先后引进了安在厨具、华夏玻璃、金牛管业、美的、海尔、冠捷等品牌企业的20多个项目,不但使村集体经济逐年发展壮大,而且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加快了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另外,星光地还与就近高校合作,有效解决了乡村振兴中的人才短缺难题。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乡村治理若要形成村集体—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获得村民的响应、支持和参与,就必须刺激村民的“需要”,“赋予”村民采取行动的“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治理的实现就是刺激村民的“需要”的过程。事实上,星光村取得村治成功的秘诀就是在村民的需要与村集体的发展之间找到了利益共同点,并以此构建起村民对集体的价值认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