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2月中期

意识形态、权力与媒介议题的生成与扩散/阳雨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阳雨秋 日期:2017-03-16 11:30:34
日报》等多家官方媒体也迅速对其进行发文报道。以《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为例,有关“中国梦”议题的新闻报道持续的时间非常长,每月报道的平均数量为11.5次,并且通常会在每年年底、年初以及三月“两会”召开时出现报道的小高峰。
  官方媒体对媒介议题的报道,不仅体现在扩大影响范围上,更重要的是进行议题的建构与深化,拓展社会对某一议题的认知。通过对《人民日报》有关“中国梦”报道的内容分析表明,围绕党和国家、政府的发展、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群众路线或群众进行了多角度报道,运用了多种报道策略完成对“中国梦”的意义建构。
  (五)议题的扩散:媒介与政治两个层次
  媒介议题生成后常常沿着媒介与政治两个层次扩散。在媒介内部,议题的扩散可以形成更广范围内的讨论,为媒体议程向政策议程的转化创造舆论条件;在媒介之外,议题可能引起政治机构的注意,或是吸纳社会意见进入政治机构,为决策提供参考。“中国梦”议题也在媒介与政治两个向度上扩散。
  1.媒介层次。“中国梦”作为媒介议题首先在《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生成,随后迅速向其他报纸媒体扩散,同时也迅速向其他媒介形式如网络、微博和电视等传播,成为各类媒体争相讨论的重点话题。在媒介内部扩散呈现出速度快、数量大、形式多样化等特征。作为强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的“中国梦”议题在媒介内部的传播还受到焦点事件的影响。2013年初,因《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引发的舆论风波虽是围绕新闻自由和政府权力干涉等问题开展的舆论战,但在笔者看来,这一事件实际上影响了“中国梦”的扩散。首先,此事件是因“中国梦”“宪政梦”等具有很强政治意味的文章而起;其次,此事件使得“中国梦”在媒介内部特别是微博等媒体上广泛扩散;再次,围绕此事件开展的舆论战,以及此后各类官方媒体形成的主要态度,基本划定了后续谈论“中国梦”的界限。
  2.政治层次。“中国梦”在政治体制内部的扩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掀起了学习“中国梦”的系列活动。如河北省文化界在时任省委书记张庆黎的批示要求下,于2012年12月1日举行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重要讲话座谈会。另外,江苏、陕西、山东、江西等地方政府与环保部、教育部等中央部门均开展了学习“中国梦”的活动。其次,“中国梦”的扩散在横向上还衍化出“强国梦”“强军梦”“航天梦”“航母梦”“亚洲梦”“世界梦“等形态。这些标签化的表述实质是对“中国梦”意义的分解,同时也是对“中国梦”意义的拓展和延伸,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溢出效应。[6]再次,“中国梦”在政治体制内的扩散还表现为各地“地方梦”的推出。自2012年11月推出“中国梦”后,各地纷纷响应,掀起了梦想热潮,如“河南梦”“四川梦”“贵州梦”“湖北梦”“湖南梦”等。这些“地方梦”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通常由地方领导干部首倡或在地方重大会议上提出,是对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蓝图的描摹和勾画。
  (六)议题的生成与扩散:媒介与政治的互动
  议题的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