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5年8月中期

社会极端行为的产生及应对策略研究/周芳名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周芳名 日期:2015-11-10 17:35:50
机会公平,尤其要改变教育领域的“嫌贫爱富”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机会不公平。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制度,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和人群的倾斜。着重寻求户籍制度的新突破,分类、阶梯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从中小城市及城镇入手,为农民、农民工等创造平等的发展环境。再次,要确保规则公平,建立一个人人愿意遵守规则、能够遵守规则的规则社会。当前,尤其要大力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提升执政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各级政府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司法机关依法裁判,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带头践行法治,引导社会成员自觉学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进而让以维护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的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信仰,让依照规则办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三)建立社会沟通机制
  建立社会沟通机制,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回应、利益反馈等机制来缓解社会矛盾,使各个阶层的不满得到宣泄,解决不同阶层的实际问题,减少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保证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就目前来讲,要大力拓宽群众的表达渠道,给群众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政府和官员要积极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问题。政府可以利用相关途径开设热线和网站,让群众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政府部门可以设立固定的接待日,让群众直接反映问题,通过协商和交流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另外,报纸、网络、电视、手机短信等都是向群众汇报政府工作、增进群众对政府了解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途径能够有效缓解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让群众更加支持和拥护政府的工作,减少因不理解而产生的摩擦。
  (四)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是协调国家和个人利益冲突的缓冲带,具有社会安全阀的效用。首先,要发挥社会组织协调社会矛盾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使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能够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的帮助。其次,设立专门的机构为社会成员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通过设立社会心理健康救助机构对社会成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进一步健全个体心理调节机制,丰富和完善社会心理救济体系,为全社会的心理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再次,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指挥能力,对各种社会组织进行定期培训和帮助,提高社会组织的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最后,政府应广泛协调社会组织,将志愿组织、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以及慈善组织协调到一起,为底层的社会成员提供急需的帮助,缓解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五)社会心理咨询常态化机制
  加强心理干预与治疗,是有效消融社会极端行为的重要途径。精神卫生专家认为,虽然无法对社会暴力行为的发展进行预测,但是完善的心理干预服务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降低社会暴力行为产生概率。一是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建议将心理问题的治疗纳入医疗改革体系,建立一套覆盖全社会范围的心理急救热线,正视心理疾病的负面影响,建立起快速应对心理疾病的体制机制。二是加强事后的心理干预。在出现社会极端事件以后,应该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有效降低他们的心理恐慌,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最终降低其对社会的危害。在对犯罪分子进行惩处的同时,要进行心理教育,以避免在参与者心中留下阴影[4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