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12年8月中期
从领导者与追随者互动的视角探析追随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庞彦翔
日期:2012-08-31 10:53:46
是信任领导者的能力和水平,再次是支持领导者的工作和决策,最后是服从领导者的指挥和任用,并给予领导者真实的反馈。
三、从领导者的角度探析
加拿大的豪斯教授提出领导者的基本任务就是激励下属完成组织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帮助下属设定目标,支持并帮助下属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下属的能力,使下属得到满足。这一理论有两个基本原理:一是领导方式必须是下属乐于接受的方式,只有能够给下属带来利益和满足的方式,才能使他们乐于接受;二是领导方式必须具有激励性,激励的基本思路是以绩效为依据,同时以对下属的帮助和支持来促成绩效。也就是说,领导者要能够指明下属的工作方向,还要帮助下属排除实现目标的障碍,使其能够顺利达到目标,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尽量使下属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豪斯和他的同事们综合了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以及权变理论的特点,以组织愿景替换并充实原来的“目标—途径”理论,围绕着价值这个核心概念,阐述了什么样的行为能有效地帮助领导者形成组织的共同价值,以及这些行为的实施条件,提出了以价值为基础的领导理论。以价值为基础的领导理论强调价值观念的感召作用,这种感召能够不断吸引有能力的人加入组织。在一个有着强烈的共同价值的组织中,即使有困难出现,人们也会为了共同的价值而同甘共苦,一起渡过难关。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领导者采用以价值为基础的领导行为,将会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积极的效果。当下属对领导者所信奉和倡导的价值观产生认同后,这种认同会逐渐内化成为其自身价值的一部分,成为其为人处世的相关原则。豪斯教授的这一理论与追随理论有相通之处:领导者与下属间有共同的目标,并朝共同的目标努力,领导者对下属有行为上的指导和支持。
乔治·格里奥提出了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即LMX(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提出由于领导者时间精力和企业资源的有限性,领导者只能与下级中的少部分人建立特殊的关系,这部分人便成为“圈内人”,受到领导者的信任,得到领导者更多的关照,享受更多的特权,从而与领导者建立起高质量的LMX关系;另一些与领导者关系一般的下级则成为“圈外人”,“圈外人”与领导者之间更多的是基于组织层级的正式交换关系,他们与领导者之间保持基本的以等级关系为基础的契约关系,较少占用领导者的时间和组织资源,较少受到领导者的关注,在组织内部获得的机会和资源也较少,领导者与“圈外人”之间是一种低质量的LMX关系。乔治的这一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追随者与下属在与领导者关系上的差异。
四、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
传统的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和追随者是截然分开的,领导者的职责是进行决策,追随者的职责是服从命令。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下属在工作中享有更多的授权和自由,因而在组织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此外,组织文化、愿景领导等理论的兴起,深化了人们对于价值观领导的认识。在这一管理学背景下,人们对追随者与领导者关系的认识也在悄悄变化,领导学研究者试图从新的视角——追随者的角度来探析二者的关系。
国外学者把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归纳为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夫妻关系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