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0年10月中期

干部交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保生 日期:2010-10-28 17:36:59
作随意性大。

  三是配套措施不够完备。干部交流的相关配套措施滞后,是部分干部参与交流热情不高、缺乏内在动力的一条重要原因。干部交流特别是那些跨行业、跨地区的交流,一般会易地、易岗、易薪,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住房问题、家属子女问题、待遇差别问题、去向安置问题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而目前相应的配套措施还不够健全完备,缺乏一套科学合理、导向明确、运转有序、保障有力的长效机制,使一些交流干部产生后顾之忧甚至抵触情绪,思想上不情愿,行动上不积极。

  四是推动落实不够有力。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性,有的领导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决心不大,推动落实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力;有的求稳怕乱,不敢或不愿意进行干部交流;有的对应该交流的干部过于迁就,不让交流,对违反交流规定的干部也执纪不严,影响了干部交流的顺利进行。有关部门对干部交流中存在的“逆向交流难”、“跨部门交流难”、“平级交流难”等问题缺乏破解的具体措施,在健全制度、强化执行、统筹协调、督导检查等方面做得不够有力、有效。

  三、有效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的对策措施

  干部交流是一项影响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要科学有序推进,决心要大、措施要细、步子要稳。

  1.营造氛围,树立干部交流正确导向。一要加强学习。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等法规制度,深刻认识实行干部交流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是改善干部工作环境、增强班子团结、加强党风建设的需要,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加强教育。广泛宣传干部交流的目的意义,教育引导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开阔胸襟,放宽眼界,克服干部资源“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狭隘意识,解决“体内循环、封闭运行、终老一个单位”的问题,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待干部交流工作,算大账、算长远账,不怕用外人、不怕外人用。要引导广大干部强化事业为重、四海为家的观念,正确对待工作需要与个人意愿之间的矛盾,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为干部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思想基础。三要加强宣传。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干部交流的政策法规、程序方法,以及干部交流对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和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引导干部主动到前线去、到基层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发展难度大的单位去,经受考验、接受洗礼,让干部在交流中展示才华,在交流中锻炼成长,在交流中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要澄清干部和群众对干部交流的错误认识,走出“干部不犯错误就不交流”、“干部没有问题就不会调动”等思维定式,消除干部参与交流的心理障碍,让交流成为共识,成为常态,成为干部的自觉自愿行动。

  2.坚持原则,力求干部交流科学合理。一是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干部交流不是权宜之计,一方面,要从战略层面整体谋划,始终从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部署和推进干部交流工作,使干部交流与单位的发展战略相匹配、相适应;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工作需要和干部的特点、意愿,在制订干部交流计划和安排交流人员时,尽量做到两者兼顾。二是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着眼于改善结构、增强活力、激发动力,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