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基层领导干部“小不为”的成因、危害与防治策略/纪晓梅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纪晓梅 日期:2021-09-27 15:50:15
dquo;小而不能为”酿制空壳发展危机。基础工作是单位发展的前提,倘若基层领导干部在任务推进过程中经常出现“小而不能为”现象,就表明其工作能力严重欠缺,这对单位发展来说是致命的风险因子。“小而不能为”会造成单位拖沓式、空壳式发展。其一,基层事务主义泛滥。小事做不好反映出基层领导干部能力不足、素养不够,不敢担大责、接大事。如此一来,基层领导干部便容易在既成的事务上翻来覆去地重复工作,以掩盖自身不作为的假象,整日看似忙碌不堪,实则毫无价值。其二,单位虚无主义凸显。建立在无实能基础上的单位要体现效益价值,其业绩指标往往存在虚假成分,久而久之,单位就会呈现出内空外虚的病态,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
  第四,“小而不敢为”诱发腐败发展危机。公正廉明的单位环境需要基层领导干部不断孵化建设,要求基层领导干部有能力、有胆识,能担责、敢担责。倘若基层领导干部一看到权贵群体就发抖、一看到外界威胁就缩头,不能承担起监督者、检举者、纠改者的身份,就会使单位环境越来越恶劣。其一,基层腐败加重。基层领导干部越不敢管、不敢做,险恶势力就越强势、越凶狠。基层“蝇贪”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就会“纵蝇成虎”,酿成更大的腐败,最后从小事干预演变成大事干预,从小恩小惠到大私大利,损害单位利益。[1]其二,任务推进困境。基层领导干部对权势群体的畏惧、对利益群体的庇护使其不能正常推进任务,只能退而求其次或转换路径。长期来看,这会造成工作质量下滑,带来工作投入大、收益小等问题,降低单位发展效益。
  三、基层领导干部“小不为”的防治策略
  (一)“明智”: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打破认知障碍
  思维缺陷、认知缺陷是基层领导干部“小不为”成因中的重要因素,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最致命、最深远的。可通过以下途径克服基层领导干部的思维缺陷和认知短板。其一,多走少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基层领导干部而言,最基本的思维素养、知识素养要求就是广而精、深而实。因此,基层领导干部应多去基层走访调研,多学习基层工作经验、多了解基层实际问题,再结合前沿的思想理论、科学知识,综合分析、全面应用,以丰富阅历,不能整日待在办公室看书、泡茶、玩电脑。其二,多做少看。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是基层领导干部小事做不好的主因。为切实夯实自我的能力基础,基层领导干部必须亲自做、主动做,以把握更多细节要点,丰富经验。其三,多想少说。基层领导干部不能坐井观天、局限思维,要多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借助新型信息技术手段学习接受新知识,做决策、做任务之前全面思考、系统梳理,充分把握逻辑顺序,做到想得通、捋得顺、评得优再去下命令,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
  (二)“养性”:克服躁性、祛除惰性,塑成党性品格
  基层领导干部主观上对小事的不作为、不愿为,除单位激励政策无法调动其积极性以外,个人的利己主义、惰性心理、鸵鸟心态[2]也是重要诱因。克服基层领导干部的躁性、惰性,可通过打造党性品格来实现。其一,强化党性教育。针对基层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不够等问题,单位应加强培训教育,多开展优秀事迹宣传,以正向实例刺激其积极上进思想;多组织党内批评教育、自查自改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