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基层“事务主义”的偏离化主张及其矫治策略/于 雷 钟婉莹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于 雷 钟婉莹 日期:2021-09-27 15:48:51
危及组织存续。
  三、矫治“事务主义”错误观念的可行策略
  (一)用“大志”之人
  矫治“事务主义”的错误观念,要使基层干部主动摆脱自我轻视的态度,不再将个人工作视为可有可无,更不将个人职能定位归为衬托、充数,而是能立足组织发展全局,意识到基层事务处理的真正价值在于发现深层次的制度缺陷或者治理漏洞,继而承上启下,推动整体发展。其间,基层干部的价值既包含对问题的分析,也囊括对影响路径的探索。因此,组织在选拔基层干部时,尤其要注重个人的理想抱负,用有“大志”之人、有大局观之人。首先,基层干部要学历与能力并重。前者强调基层干部的理论素养,矫正部分经验主义者对创新知识的抵触;后者则强调基层干部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水平。现实工作中,部分基层组织过分强调学历学位却对实践历练重视不够,容易带来行为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其次,基层干部要想法与胆识并存。胸有大志之人,首先必须是有想法之人,能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个人观点,善于结合所学知识创新解决路径,能够后置个人职业风险与利益得失,愿意为组织创新发展做“先行者”。再次,上级领导者要支持与鼓励并存。上级领导者在强调基层干部有“大志”的同时,还应做好资源支持和政策支持,在基层事务的解决过程中,既为下属留足时间,亦为其探索创新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上级领导者要坚决避免有麻烦就下推、有问题就追责的简单做法,鼓励基层干部为解决问题而试错、摸索时,为其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物质资源环境,使其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
  (二)推“大智”之思
  丰功伟绩具体到事务处理过程,就是能高效妥善地处理一件件具体事务。“事务主义”推崇对眼前问题负责,但负责的方式方法却值得商榷。“事务主义”的错误正是在于部分基层干部对于岗位责任的担当图简单、图表面,不是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至于有什么情况就处理什么情况,不愿意多想一点,也不会再进一步。若想把事情真正干好,就要跳出现象本身,积极主动地创新思考、通盘考虑。因此,组织在任命基层干部时,要选择有“大智”之人。“大智”之人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对小事的认识深刻。既要认识到小事与民众感受及其满意度息息相关,又要知晓民众的这种情感对组织威信的影响;既要重视现象的具体表征和关联反应,也要主动深入问题内部反省管理制度或者措施政策的漏洞,在解决眼前困境的同时致力于治理行为的完善,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其次,清楚基层与上层、基础与长远的关系。要明确自我眼前治理措施的效用终会通过后续的口碑评价、社会反响而全面体现,一时的简单解决、匆忙上马看似可以暂时敷衍上级,实则害人害己,不仅影响个人职业前途,更会动摇组织存续根基而危及全体人员。因此,越是希望“短、平、快”地解决问题,越是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充分做好知识理论的蓄积、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时代趋势的把握,厚积薄发。再次,清楚“功”与“过”的明确界限。要知晓越是具体的问题,越是需要清晰的结果来展示个人能力水平,指望以“无过即有功”或“无功无过”蒙混过关本质上就是过失。只有先端正态度,以获得民众认可为首要行事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