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精彩阅读

网络虚拟社会对组织工作的影响问题研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中共湖北老河口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日期:2013-02-01 16:43:45
中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二是丰富信息公开内容,最大限度地公开。围绕“群众希望了解的”和“需要群众了解的”两个重点,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公开干部选拔任用政策、程序、过程、任用等组织工作信息以及需要群众了解的情况,落实好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疏通网上举报渠道,多方面收集拟提拔干部情况,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2.建立舆情引导应对机制,以疏导民意,实现制度化运作。互联网时代赋予人们“自由的嘴巴”。在网络的“舆论场”中,一方面公众可以通过网络随意发表意见,但另一方面网络信息虚实难辨,极易滋生谣言,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这就需要组织部门及时发声,对网络舆论进行积极引导。一是提高网络舆情重视程度。要克服三种心理误区:“盲目排斥”心理,即对网上的内容不信也不用,有的绝对化地把互联网当洪水猛兽,有很强的对立情绪;“过度反应”心理,即对互联网传播不实内容反应过度强烈,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无所作为”心理,即对互联网既不排斥也不忽视,对网络舆情没什么有效应对办法,无能为力。二是建立机制,凝聚社会正能量,同时把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建立舆情监测、舆情分析、舆情预警、舆情处置、案例分析等处置机制。要把舆情处置和事件处置结合起来,通过舆情聚焦、舆情发酵,形成工作倒逼机制。建立健全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行专业化操作、团队化运作,提高实战能力。
  3.创新民意监督机制,以汇聚民智引领决策性权威。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吸收民意,不断改进组织工作。搭建网络问政平台,汇聚民智。利用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发挥网络问政和网络发言人的积极作用,推动网民参与政府决策、创新社会管理。组织部门要通过网络了解民意、问计于民,通过开通信箱、论坛、博客、在线访谈等形式多样的网络问政平台,开展网上调查研究、网上讨论、网上利益表达等活动,扩大网民的政治参与;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引导公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问事于组织部门,使网络问政成为科学决策的渠道。适时抛出组织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政主题,把工作“晒”到网上,开展网民给组织工作“挑刺儿”活动。同时,建立健全网络问政相关配套制度,逐步形成网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长效机制,促进组织工作与公众良性互动,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有机对接。
  三、提高网上服务水平,增强组织工作的服务力
  目前,信息化的发展开始走向社区化,把人们的网络活动集成在一起,形成以互联网社区为基础的生活共同体。因此,要创新服务载体、加强队伍建设、构建服务平台,实现网上服务群众的即时性、多样化和立体化。
  1.分类研究服务需求,创新服务载体。网络条件下,执政党要重视转型期阶层的分化和普通人群的心理问题、情感认同问题。基层党组织要研究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和服务需求,分类设计服务载体和服务板块,建立各类人群的信息库,设计服务项目,设立热线电话,实行定期回访。也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专门的群众工作网站,增强网上服务的针对性。
  2.加强网上志愿者队伍建设,打造亲民形象。建立一支专业化、志愿化、网络化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党员、积极分子、群众和党组织双向发布志愿服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