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能力转型:改变领导干部能力不足的关键环节探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万 云 车佳益 日期:2012-01-04 17:29:10
怀疑。大力提拔年轻干部有利于领导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但年轻领导干部也需要在实践中加强知识向能力的转换,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4. 制度缺失,能力转型难保障
  制度是领导能力转型的保证,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为支撑,领导能力的转型就会显得支离破碎而难以实现整体转型。在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方面,中央先后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2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10年)等纲领性文件,对领导干部能力转型可以起到指导作用。但我国至今还没有较为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机制,在领导干部能力更新上缺乏不同层次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标准,这使得领导干部能力转型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三、以能力转型促进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升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领导干部能力转型需要在观念、知识、工作和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达到领导干部能力在目标、内涵、方式和机制上的转型。
  1. 通过观念创新,实现领导能力的目标转型
  观念创新是领导能力转型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领导观念的创新实际上为领导能力的转型提供了方向和目标。树立全新的领导能力观,就是要明确当代社会领导干部应转化哪些能力,以及要达到什么目标。对此,习近平指出,现阶段科学的领导能力观应由六方面能力构成:一是要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二是要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三是要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四是要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五是要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六是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这六个方面的能力归结起来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能力目标理念。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检验领导干部能力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2. 提倡知识创新,促进领导能力的内涵转型
  知识创新是领导干部能力创新体系的基础,也是能力内涵转型的源泉和动力。所谓能力内涵,就是能力的本质和构成要素。领导干部能力的转型就是对能力本质的重新认识,对构成要素的重新排列组合,这些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取得。知识创新促进领导能力内涵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一是可以对领导能力的内涵有超前性的把握。领导能力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停地去探索、发现和创造,不断地保持能力的内生性。二是可以对领导能力的内涵有独创性的把握。不同层级、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领导干部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专业背景、性格气质的差异又使得领导干部的能力具有个性差异,因此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以期在能力内涵的转型上有所突破。
  3. 推行工作创新,实现领导能力的方式转型
  领导能力方式是体现领导能力的方法和艺术,方法和艺术是在工作实践中得以体现的。工作创新既是领导干部能力方式转型的效果,又是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措施得以产生的土壤。首先,体现能力的方法和艺术只能在工作实践中产生。领导干部的协调能力只有在处理多元利益交织、多方矛盾冲突的实际工作中才能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协调方法、技巧的不断成熟就是工作创新的表现,也是领导干部协调能力提升的表现。其次,能力方法和艺术的实际效果也只能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