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2月下期

乡贤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应处理好的五大关系/陶丽萍 李技文 刘科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陶丽萍 李技文 刘科军 日期:2020-03-18 17:14:54
  【摘  要】要真正把乡贤转换为乡村治理的强大内在动力,必须处理好传统乡贤与现代乡贤、文德乡贤与官富乡贤、乡贤知名与乡贤认同、乡贤培育扶持与乡贤引导规范、乡贤治理体系优化与乡贤治理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注重传承与创新,实现软治理与硬治理并举,夯实参与治理之根本,发挥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关 键 词】乡贤;乡村社会治理;社会认同;软治理
  【作者简介】陶丽萍(1965— ),女,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李技文(1985— ),男,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人类学;刘科军(1978— ),男,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少数民族乡贤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8YJA850008)

  【中图分类号】C936;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04-0113-03

 

  要充分发挥新时代乡贤的榜样与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培育乡村发展的内生驱动力量,切实把外部援助转换为乡村治理的强大内在动力,应着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五大关系。

  一、处理好传统乡贤与现代乡贤的关系,注重传承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变迁的急速步伐,促使乡贤回归并参与乡村治理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和必要。传统乡贤文化承载着乡村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具有立德树人、见贤思齐、诚信友善等特点和内涵。在乡村管理、调解纠纷、教化乡民等方面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中国传统农村治理的智慧与经验。但同时要清醒地看到,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亦催发了现代乡贤群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并以特有的新时代特征进入大众视野。要破解当前乡村治理与乡村发展的困境,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必须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乡贤文化资源,继承传统乡贤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优秀思想;发扬其精忠爱国、齐家立德、律己修身、尊亲礼让、清正自律的道德品格,不断积聚乡村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因此,应依托政府、学校及各种社会组织,一是加大摸底普查力度,积极保护、整理与研究本土传统乡贤遗存的故居、文物、传说逸闻,以及地方史志、典籍、牒谱,对融注其间的传统道德精神与管理智慧进行深入挖掘利用,充实村规民约,培育良好乡风民风,完善乡村治理路径。二是因地制宜不断优化环境,将本土文化观念与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融合,通过多种途径创新培育一批既满足当地村民的文化期待,又引领新时代农村发展方向,有见识、有担当、威望高、信誉好、立志扎根乡土的新乡贤,为不断提升新时代乡村治理效能集聚人心与力量。
  二、处理好文德乡贤与官富乡贤的关系,实现软治理与硬治理并举
  “产业兴旺,农民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中之重。受急功近利等心态影响,各级政府大多重视GDP发展和“政绩工程”,对一些富商型和官员型的乡贤往往青睐有加,希望他们能够返乡带来资源、信息和市场,从而较快推动乡村建设,亦对自身产生政绩效应,却常常忽略了“身边好人”“道德楷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