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4月下期

环境政策协同审计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夏志乡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夏志乡 日期:2019-04-12 17:03:51
  【摘  要】环境政策直接关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环境政策审计的价值在于“纠偏”,是规约环境政策制定与实施、提升环境治理质量的重要途径。环境问题与环境政策的新变化要求环境政策审计协同模式的出现,但现阶段环境政策与环境政策审计之间呈现“分离”状态,比如政策主体与审计监督之间、政策手段与审计评价之间、政策过程与审计控制之间、政策路径与审计反馈之间都缺乏契合性。因此,加强环境政策协同审计势在必行。要从健全多元主体联合监督、制定审计标准与方法、生命全周期控制、构建网络化审计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从而更好地实现审计价值,提升环境政策质量。
  【关 键 词】环境政策;审计;协同
  【作者简介】夏志乡(1968— ),男,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审计、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08-0110-03
 
  新公共管理与环境治理的兴起使得环境政策审计应运而生,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补充。环境政策审计是政府审计机关对环保法律法规、污染治理政策、环境治理制度和机制执行与落实情况的一种监督方式,旨在加强环境治理,提升环境质量,保障社会整体福祉与公共利益。[1]客观上来说,中国环境政策审计已初见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其合理性与科学性有待提高,也亟须建立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相适应的环境政策审计框架,以更好地发挥审计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政策审计及作用机理
  (一)环境政策审计
  环境政策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解决环境问题的创新技术工具。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等都可以成为环境政策的主体,都能够在环境政策落实与实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各具特色的多元主体采取多维度、差异化的手段作用于环境政策的整个实施过程,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视角对环境问题及其处理进行全程掌控。同时,多元化的政策主体也使得环境政策实施路径呈网络状分布,科学有效的环境政策是多方通力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各政策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是保障环境政策反映时代与社会需要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环境政策本身及实施质量的有效途径。
  环境政策审计的价值在于“纠偏”。在环境政策生成方面,环境政策的制定总是与公权力相伴。“限权”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和政府运行的基本趋势之一,为防止和治理权力寻租、权力异化,需要对公权力进行制约,而环境政策审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形式。在环境政策执行方面,传统发展模式下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性被忽略,环境和生态被经济发展“压榨”,因此“经济人”和“政治人”背景下的政府是很难贯彻实施环境政策的,需要环境政策审计进行监督与规制。基于此,政策环境审计指的是审计机构对环境责任主体关于环境政策制定、实施、效果等方面的监督、评价、控制与反馈活动。环境政策审计以审计视角对环境政策的整体过程进行评估与分析,其基本目标在于促进环境决策机关改革,督促环境责任主体履职。这种过程导向型的审计活动在改善政府行为的基础上为公众环境监督提供了有效的审计意见,有利于政府机关和官员机会主义行为的收敛,提升国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