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4月下期

变革型领导力: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孙 宏 李 曌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孙 宏 李 曌 日期:2019-04-12 16:21:00
  【摘  要】变革型领导力理论是西方近40年来的研究热点和焦点,它高度关注领导者的魅力、追随者的内心需要以及领导活动的价值层面。以中国现实问题为基础,以变革型领导理论为借鉴,领导者应该实现领导力重心从领导权力到领导魅力的转变,领导力向度从单向到互动的转变,领导力目标从完成变革到实现价值的转变。
  【关 键 词】变革型领导力;领导者;追随者
  【作者简介】孙宏(1981— ),女,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与危机管理;李曌(1993— ),女,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直管县改革的现状及深化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CZZ052)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08-0060-03
 
  近40年来,与变革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变革型领导力,是西方领导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尽管变革型领导理论尚不十分完善,但西方学者在变革型领导力的理念、发展动力和实现路径等方面,仍形成了一系列前沿性的观点,对于深处转型变革期的中国领导者把握变革的方式和关键点、实现变革的目的与价值,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学者关于变革型领导力的主要观点
  作为在变革型领导理论研究方面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伯恩斯敏锐地指出,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不仅仅是权力支配的关系,还存在着相互需求、相互渴望与相互评价。因此,基于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不同的需求与目的,伯恩斯将领导分为交易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大多数领袖和群众的关系是交易型的——领袖接近群众是着眼于物物交换:以工作换选票,或以其他形式的补偿来报答竞选中的资助”[1]4;变革型领导者会尊重和关注每个追随者的需要,进一步发掘追随者潜在的动机,“当一个人或多个人与人交往,从而使领袖及其追随者彼此将其动机和品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时,便产生了变革型领导关系”[1]22。由此可见,变革型领导力是一种相互激发和提升的关系,通过这一过程,领导者和追随者的能力与道德理念得以提升,进而推动组织变革。
  伯恩斯的研究成果为之后的领导学研究者提供了基础,巴斯、本尼斯、库泽斯和巴斯纳、约翰•科特等学者也研究了变革型领导力的相关理论。尽管变革型领导理论在其内涵、方式、有效性等层面存在诸多争议,但在以下方面达成了一定的理论共识。
  (一)变革型领导力强调领导者的魅力因素
  如彼得•圣吉所说,使用“深刻变革”一词描绘组织变革、改变战略体系是不够的,除非它赖以产生的思维方式也发生变化。[2]所以,变革型领导力认为,靠强权和控制已经极难撼动变革,“魅力便成为变革型领导力的重要因素”。这种魅力首先表现为领导者对愿景的阐释与信心。变革型领导者“通过广泛地运用隐喻、类比和故事,而非抽象、缺乏色彩的理性说教来阐述愿景;变革型领导者通过一种形象——看上去坚不可摧的自信、道德信念的强大、个人亲身示范,建立起追随者对领导者的信任”[3]404。与传统的领导魅力理论不同,这种影响力不是强加给追随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