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4月下期

变革型领导力: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孙 宏 李 曌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孙 宏 李 曌 日期:2019-04-12 16:21:00
强烈、持久和坚定的信念,就不可能凝聚力量,形成变革合力。因此变革型领导的典型特征是信念坚定、义无反顾。信念坚定作为好干部的标准,也已成为对领导干部素质的必然要求。再次,要有实干的能力。能力不是魅力,但魅力离不开能力。约翰•科特在《变革之心》中说,对追随者来说,“目睹—感受—变革”的模式远比“分析—思考—变革”的模式更加有力,才能更突出。领导者本领过硬,有于繁杂事务中坚持学习的韧性,有于迷茫中保持方向的定力,有于改革困境中创新发展的思路,有于风险矛盾中化解防范的本领,必然会赢得下属的钦佩和追随,使其和自己一起实干苦干、攻坚克难。
  (二)领导力向度改变:从单向到互动
  变革型领导力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领导者不仅为被领导者提供物质酬劳,更重要的是对被领导者的内心需求予以关注与回应。因此,变革型领导力的主体已经不仅是领导者,而是各个被激发了活力和能动性的追随者所构筑的合力。要形成这一合力,首先,领导者要分享权力,给追随者更大的空间,包括表达意愿的机会、参与决策的机会、相互沟通的机会,了解追随者的需求,汲取追随者的智慧,并在制定策略和推进改革中回应追随者的需求。其次,领导者要进行鼓励性激励,培养锻炼追随者,这是形成合力的基础。通过给追随者创设情境,提供历练机会,为追随者提供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让追随者在复杂环境、基层一线、矛盾处理中得到历练。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干部,也是我国领导人才成长的通用规律。根据变革型领导力理论,领导者要激励并推动追随者实现自己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以挖掘潜力、提高能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要善用激励,综合使用行政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调迁激励、参与激励等方式,肯定追随者的成绩,用好容错机制,强化其继续努力的动机,促使追随者成长成熟并实现自我领导,从而使组织发展保持长久的生机与活力。
  (三)领导力目标追求:从完成变革到价值追求
  变革型领导力不仅追求结构与形式的变革,还有领导者与追随者价值提升所带来的使命感与认同感,这是维系变革成果最持久、最稳定的力量。要实现这一变革,首先,领导者要引领追随者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类低层次的需求是自觉唤起并不断满足的过程,但更高层面的需求则需要领导者加以引领。变革型领导者将追随者的目标从个人安全和稳定转变为获得成就、个人价值实现和品质提升,激发追随者对成就、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追求,从而能使得他们更加重视组织变革,寻找自我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契合点。对领导者来说,这一过程也是价值提升的过程。其次,领导者要向追随者阐释组织变革的原因和前景。变革不应是领导者强加给追随者的任务和命令,而应是追随者基于使命的行动自觉。所以,领导者在进行变革之时,要阐明变革的方向和理由,通过形象的解释和说明,让组织变革的愿景植根于每一个追随者心中。当组织的价值观能够真正融入每个成员的价值观时,追随者和组织变革之间便不是被动的关系,而是变成了一种自觉,从而为组织的变革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伯恩斯.领袖论[M].刘李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