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5年12月中期

公民导向: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程 晟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程 晟 日期:2016-01-27 17:32:33

公民导向: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

——基于杭州的实证分析
 
  20世纪80年代,在新公共管理理论背景下的顾客导向理念将传统效率导向官僚制度下对“物”的管控,转移到了满足顾客需求的对“人”的关注上,但由于其本身浓厚的市场化色彩,公民的参与形态简化成了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在市场机制下分权化运作。随着民主政治的推进和政府公共服务的提升,顾客导向的理念在政府社会管理中的弊端日益显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打造成为必然。在新公共服务理论中,政府成了服务者,行政官员成了提供服务、调解、中介或裁判的角色,实现了从顾客导向到公民导向的嬗变。“正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忽视政府服务的公共性和服务性的基础上,新公共服务理论重新回归到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的轨道上来,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服务型政府一直是各级政府机关的努力方向,公民导向与其并行不悖。诚然,各地都在积极进行公民导向下地方政府创新的有益探索,但是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一、公民导向理念在地方政府创新中的困境
  
  1.创新本质不明晰。创新不是一个新名词,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官员“眼睛朝上”“唯权、唯上”,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容易产生惰性。传统效率导向的官僚制思想阻碍地方政府创新的推进。没有政府创新,经济发展会停滞不前,国家治理水平会下降,人类社会将无法适应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政府创新要有利于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服务民众,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2.创新目标不明确。由于各地面临区域间竞争的压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和官员之间政绩考核比较的压力,因而在创新上存在许多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目前,各地政府不乏创新,但总会出现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伪创新,而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金点子却很少,那些能获得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为其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劲动力的创新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创新不是口号、创新不是形式、创新不是目的,公民导向下的政府创新应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障和维护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工作准则,以群众是否满意为评判标准。
  3.创新体制不完善。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通过公民参与的政府创新解决社会治理发展中的矛盾,在实践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行政体制变迁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地方政府创新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成熟的实施办法、科学全面的评估标准,公民导向的理念和创新尚未真正融合并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部门、各阶段。没有搭建好稳固的地方政府创新制度架构,缺乏独立的具体操作部门,专业性人才匮乏,交流培训较少,这都给公民充分参与政府创新并使之发挥最大效益设置了障碍。
  4.创新执行中的瓶颈问题尚未解决。一是公民导向的创新容易受社会聚焦点的影响,产生从众效应。这些聚焦点往往是发展过程中的难点,一时不能解决或最多部分解决,使得创新成效不容易凸显,不利于调动一些政府单位创新的积极性。二是信息不对称。如何使民众的意愿更准确迅速地传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