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5年7月中期

中央政策的决策者与目标群体之博弈/姚贱苟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姚贱苟 日期:2015-09-21 15:32:07

中央政策的决策者与目标群体之博弈

——以退耕还林政策为例
 
  【摘  要】中央政策的决策者与政策调整对象的目标群体在政策中面临着资源的稀缺性,并存在利益相对独立性,致使博弈的合作往往短暂,博弈的不合作则为常态。退耕还林政策的中央决策者与目标群体表现为囚徒困境和性别之战两种不合作博弈,前者源于背弃是最优化的主导策略,后者源于收益差别而难以协调,使集体理性处于困境。综合两种博弈类型与结构,要改变不合作博弈图景,实现合作下的集体理性,必须创制第三方制约力量,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健全政策体系。
  【关 键 词】囚徒困境;性别之战;第三方制约
  【作者简介】姚贱苟(1976— ),男,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民委青年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责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GM-078)、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一般资助项目“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03YB026)、广西师范大学校级青年基金项目“政策执行的博弈论分析”[师政科技(2011)9号文件]和广西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县级民生财政的实现机制”(项目编号:gxsk20141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5)20-0018-03
 
  从整个中央政策运行过程来看,在政策制定抑或政策执行的阶段,政策制定的中央政府与政策调整对象的目标群体的关系无疑是最为根本的关系。因为中央政策的运行是针对社会问题提出的,是以中央为主导、以目标群体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政策过程,两者成为问题解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能够把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主要环节直接联系起来的主体。在实际的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不是政策决策者一厢情愿的事情,也不是由政策执行者完全决定的事情,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目标群体的态度和行为。目标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又取决于其在政策博弈中的盈利状况,目标群体在理性预期的成本—收益计算分析中选择政策行为,按自己利益实现的程度选择接受或拒绝中央政策,通过反馈和政策输入的方式左右中央政策的制定或修正。
  中央政府在目标群体的行为策略面前,也是按照它相对独立的自身利益来决定策略的,可分为政策推行或放弃两种。即使中央政府是全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但一旦产生了相对独立的利益,这个利益也可视为不能直接等同于公民利益的个人利益。同时,作为公民个人的政策目标群体也有自己的个体利益。两个角色及其利益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里,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容易产生利益差别和矛盾。按照著名的政治学者戴维?伊斯顿的理解,“公共政策就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1],表明政策具有对利益调整分配的本质属性。在资源的稀缺性和政策对利益的调整性的共同作用下,围绕政策执行过程,中央所代表的利益和目标群体具备最大化的行为追求的必然性,博弈现象由此发生。
  一、政策决策者与目标群体的博弈背景及案例简述
  我们可以从中央政府提出的退耕还林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