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12月下期

乡村振兴视域下强化乡镇服务功能的路径选择/金 东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金 东 日期:2022-01-26 10:05:22
的县城和下一级的村庄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层次分明、相互呼应的县域城镇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乡融合互补的多级联动效应,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有力支撑。有鉴于此,应当以乡镇为主要平台,聚焦农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服务需求,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且由乡镇服务管理更为方便有效的事项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村生活性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解决长期困扰乡村发展的市场化分工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在生产性服务领域,按照市场化规律,瞄准传统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各类需求,实行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全耕全种等,建立健全从产前到产后、从加工到流通、从一产到二三产的全领域、全链条服务体系。在生活性服务领域,着眼于广大群众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购物等需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特别是要补上教育和医疗方面的短板,打造以乡镇为中心的生活服务圈。
  (三)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枢纽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乡镇是农村各类要素的集散地,在人员交往、物资集散、道路交通、信息交汇等方面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势必要更好地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职责。新形势下,要在内外双向发力中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对外而言,综合考虑各类城镇的区域位置、资源禀赋、发展机遇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将乡镇有机嵌入区域专业化分工体系,在分工协作中形成鲜明的比较优势。对内而言,坚持以镇带村、以村促镇,将乡镇建设成为各类资源要素“进城”和“入乡”的“中转站”“汇集点”,以乡镇为平台引导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适度集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价值,有力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形成以种养业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商贸物流为引领的乡镇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乡镇的功能短板与制约因素
  (一)治理弱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亟须提升
  经过多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后,虽然乡镇权责不对等、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有了不少改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受现有制度架构和有限的治理资源等因素的约束,乡镇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依然低下。其一,捉襟见肘的乡镇财力影响各项公共事业建设。2006年取消农业税和“三提五统”之后,各地普遍推行“乡财县管”体制,财力和事权向县级及以上职能部门集中,乡镇财政由“向下汲取”转为“向上争取”,乡镇政府开展工作所需资金大多靠向上级部门申请项目或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获得,余下的缺口则通过设法借债、变更项目设计等方式解决,留下诸多隐患。其二,压力型体制下的大量指派性任务削弱了乡镇的自主权。乡镇政府不仅要处理好辖区内的各项日常性工作,还要承担上级安排的各种“中心工作”,任务多、考核多。乡镇干部在被动接受和限时交差中疲于奔命,难以追求实际工作效果。其三,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滞后。一些乡镇干部仍不能适应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公共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