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12月下期

儒家“道德—社会”领导力与“大人”管理制度的现代价值/杨 俊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杨 俊 日期:2022-01-26 09:30:58
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即人需每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从是否忠于人民、忠于事业,是否保持真诚、虚心、友善的社会交往心态,是否不断研读圣贤之书三个方面进行自省。领导者只有不断地以“仁”的标准反思自我言行,才能不断地产生新智慧,才能保持和发展自身的道德领导力,进而在组织中产生集体领导力,并借由集体领导力的扩展而形成社会领导力,实现“道德—社会”领导力的可持续构建。
  总的来说,儒家认为领导者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认识问题的能力和眼界,并持续地修炼中庸之法,达到“存仁”的道德高度,构筑能力与道德复合型领导力。这种领导力必须从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中产生,以人为本,实现修炼个人道德与促进群体进步的紧密结合。简言之,儒家“道德—社会”领导力的生成之道可归纳为“以学养能、以德养群”八字。除以个人修身建构“道德—社会”领导力之外,先贤还注重“道德—社会”领导力生成和延续的制度性建设,构建社会性的“大人”管理制度。
  二、儒家持续发展型“大人”管理制度的现代启示
  由“修身”达“存仁”,经“自新”而“新民”。儒家认为,修身是“道德—社会”领导力生成之本,而“道德—社会”领导力的生成与延续还需依靠作为“末”的“齐治平”三事,即社会性、制度性建设。儒家本末观是一个因果往复的概念。“本”原意为植物根系,“末”原意为植物的干、枝、叶、花、果等。今日之本可促生今日之末,且唯今日之末可促生明日之本,明日之本又可促生明日之末。如此往复,才能于守成中开新元,完成进化。自我持续修身和“大人”管理制度建构两者互为本末,共同促进连续时空范围内“道德—社会”领导力的发展,唯有二者同步协调,儒家的领导力生成模式方能做到可持续。社会性的“大人”管理制度,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主要内容。
  (一)君者能群:教化德泽行国中
  儒家治理体系的主体是从人群中选拔出来的贤能的儒生,君权也是受到儒生所定的“道德—社会”领导力严格规范的。正如董仲舒所说:“君者,群也。……用权于变,则失中适之宜。失中适之宜,则道不平德不温;道不平德不温,则众不亲安;众不亲安,则离散不群;离散不群,则不全于君名。”[5]君者能群,则教化德泽行国中;君不能群,则促天下于沦亡也。君的职责,可概括为以中庸之道修身,以仁为德养群,促进中华民生和文脉的存续与发展。身居君位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符合“道德—社会”领导力规范,也就应该失去君位,应被推翻。
  在具体行为方面,儒家制定了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等“九经”作为对领导者的规制。[6]儒家对“道德—社会”领导力的代表——君王的要求极为严苛,说是人类史上最高要求也不为过,现代领导者虽不必如此严苛要求自身,然于其精义须深知并践行。
  “修身”即以中庸之道修养身心,以仁为德泽被乡邻。“亲亲”即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