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10月下期

社区协商中的公众参与效能感优化路径研究/杨守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杨守涛 日期:2021-11-17 17:21:36
入地协商,尽可能达成共识。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加强对参与者的信仰、面子、心结等各种只有深度商量后才能呈现的信息的挖掘,并借助这些信息实现彼此的认同。再如,要保证积极地回应与反馈,对协商结果和结果的运用给予充分有效的说明。
  (三)提升社区协商素养
  社区协商活动终究是人与人之间的话语交往活动,要解决社区协商实践中的公众参与效能感问题,还必须提升社区协商素养。这里的社区协商素养,不仅包括社区协商组织者的举办素养,也包括社区协商参与者的参与素养。
  关于社区协商组织者的举办素养,主要涉及社区干部、指导社区协商工作的基层党政机关干部。他们如果不具备较高的素养,就会使社区群众在参与协商中产生不愉快体验,这对参与效能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必须提高组织者协商素养,确保社区协商组织者习得并不断优化应有的协商治理知识,养成重视协商以及愿意运用协商的基本态度,提升有效组织协商的沟通协调能力,淬炼和完善在社区治理实践中运用协商的方法与艺术,进而确保在社区治理实践中有效协商。从公众效能感的提高与科学化角度来看,还必须注意从言行上尽可能地让参与社区协商治理的居民群众有愉快的体验,即便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习惯性用语都得注意。最主要的有四点:第一点是要确保参与者受重视、受尊重的心理需求得到尽可能满足;第二点是要避免简单地用“这是上面的意思”“这是重大政治任务”这样生硬的表述;第三点是要正视和引导协商能力不足者,尽可能地避免用“说要紧的”“别拉拉杂杂说不到点子上”这种会影响参与者积极性与表述彻底性的话语;第四点是不能刻意回避可能的反对者或者“刺头”等容易影响协商活动的特定人,以及那些本可以通过对话得到缓解甚至解决却由于闹情绪与搞对抗等原因而搁浅的特定事项。
  考虑到社区协商的互动性,在提升社区协商组织者素养的同时,也必须注意提升社区群众的参与素养。对于参与素养,调研中提到的关键词有很多,包括“有主体性,不要期待保姆式服务”“对协商要多了解,正确对待”“利益不能光看到自己的以及眼前的”等。综合而言,在提升社区群众参与素养方面,至少有三点不容忽视。一是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由民做主”。“由民做主”不是完全听从居民群众的主张,而是在群众提出主张与诉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区治理相关事项之方方面面的影响,从而画出尽可能地兼顾各方合法合理利益的最大同心圆。二是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整体利益观。要务实地考虑当前利益,但更要考虑到长远利益,否则,当前利益就不可能有可持续性;要考虑自身利益,但更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人的、集体的、国家的以及民族的利益。三是引导广大群众超越“人活一口气,神活一炷香”的狭隘面子理念,超越“有人附和就认为找到了知音,自己坚持的就绝对正确”的非理性思维惯性,真正地做到“听那些说得对的”,而不是固执己见。
  (四)整合社区治理机制
  社区协商中相关问题解决得如何,是影响社区协商实践中公众参与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只有整合社区治理机制,才更有可能实现借助社区协商更好地促进问题解决的目标。
  首先,只有平时做好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