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10月下期

应急响应中决策失灵的原因探析——基于40个应急管理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张 燕 王义保 张昊轩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 燕 王义保 张昊轩 日期:2021-11-17 17:19:20
复杂性和政府形象构成了应急响应决策失灵的必要条件。结合已有案例分析可知,不同于突发性危机事件所带来的高度决策压力,渐进性危机事件给地方政府决策者提供了决策犹豫的时间,一旦事件问题夹杂多维复杂因素,超出政府的应对能力范围,其响应决策的时间也会相应滞缓。同时也表明,在当前以维稳为目标的治理环境态势下,涉及对政府形象和权威损害的政治风险仍然是应急态势下政府决策时的首要权衡要素。
  第二,完全信息陷阱模式、风险权衡失调模式和风险预后忽略模式是应急响应决策失灵现象产生的三种典型原因路径组合模式。基于“事实—价值”维度,对这三种模式进行进一步归纳,可发现地方政府应急响应决策失灵产生的三种基本的行为逻辑。第一种是危机信号模糊和问题复杂性过高,超出政府应对能力范围而造成的被动或无意的决策失灵,是一种“不知作为”;第二种是政府虽感知到清晰的危机信号,但对政府形象、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等风险利益的排序考虑超过了基于事实的理性判断,导致政府主动或有意决策失灵,是一种“不愿作为”;第三种是地方政府将应急决策后果的预期政治风险担忧置于事件本身的应对处理之上,是一种“不敢作为”。在实践中,这三种导致应急决策失灵的行为逻辑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在同一事件中交替发生,地方政府应根据风险的动态性演化对行为策略进行及时调适。
  上述结论既从侧面窥视了地方政府在应急情境下的决策思维与行为模式,也可为地方政府破除应急决策失灵困境、提升应急响应效力提供改进空间及行为启示。首先,风险的模糊性、缓释性和非线性动态演化特征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一定的辨识感知压力,以原有认知为基础的常态适应性方案也时常滞后于现实的风险治理实践。地方政府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提高对缓释型风险的监测预警能力,根据不断变化的风险情境进行风险再评估,以动态的风险学习增强决策的预前性风险意识。其次,问题复杂性和应对经验不足造成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现实风险环境挑战的脱节,在高度不确定的应急决策情境下,地方政府可通过常态化模拟演习、引入外部专家参与决策等方式,弥补自身在风险认知和科学决策方面的不足,增强风险研判能力。再次,在政府形象、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等多重风险的权衡困境下,通过制度创新和规则重构转变地方政府决策的价值导向。建立容错试错机制,促进行政问责制度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赋予地方政府突发事件下应急决策处置的灵活性,引导地方政府的决策价值导向从片面经济追求和维稳导向走向以人为本,从而更加注重对风险本身的管理和认知。
  
  
   
  
  参考文献:
  [1]童星.风险灾害危机连续统与全过程应对体系[J].学习论坛,2012,28(8):47-50.
  [2]刘霞,吴应会,严晓.危机决策:一个基于“情境—权变”的分析框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11-15.
  [3] TVERSKY A, KAHNEMAN D. 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J].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1992, 5(4):297-323.
  [4]里豪克斯,拉金.QCA设计原理与应用:超越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新方法[M].杜运周,李永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