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8月下期

转型期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疲态的典型表现及矫治思路/史红斌 徐 鹏 史德新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史红斌 徐 鹏 史德新 日期:2021-09-27 16:24:09
效率和发展为主要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其原有的组织架构以及人员配置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客观上,这种改变实现了三个主要目标:一是形成效率更高、分配更加合理的结构体系,二是精准筛选出高质量员工,三是形成互相竞争的发展局面。对于事业单位员工而言,结构优化所形成的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打破了原有的安稳状态,使单位员工间的竞争加剧。同时,结构优化需要裁撤功能重复或相近的部门,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设立新的机构与部门。机构的裁撤与设立,一方面会调整部分能力不足的单位员工,另一方面也需新建部门的员工提升能力来适应新的岗位。
  (四)权责一致带来的思想之忧
  权责对等原则是指一个组织中的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应当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适应。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有多大权力就有多大责任。转型前,事业单位员工的权力与责任相对分离,一旦在工作中出现失误,追究责任时往往形式多一些、实际惩戒少一些。转型后,事业单位为了生存和发展,追求权责对等和权责一致,在给予员工更多权力的同时,也赋予其更大的责任,会让员工签订各式各样的责任书,工作失误的责任也由员工承担,从而使其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加重其思想负担,使其不仅承受着行为之“重”,还承受着心理之“痛”。
  二、转型期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疲态产生的主要根源
  (一)失业风险与收入波动的影响
  事业单位转型后,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由“铁饭碗”到聘用制转变,打破了员工的身份,重构了单位的人员管理体系,单位拥有很大的人员聘用自主权,单位人员的流动性加大,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局面,这无疑加重了员工的失业风险与焦虑。另外,在这一竞争局面下,单位员工必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留下来,这给员工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同时,转型前,单位员工的福利待遇有固定的财政支持,其相关的收入是有保障的;转型后,单位员工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单位的盈利状况,单位效益好则多得,单位效益差则少得甚至不得,员工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这也会使员工产生生活压力与焦虑。
  (二)市场意识与创新思维的不足
  实事求是地讲,转型前的事业单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其管理模式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比如机构臃肿、功能重复、人员膨胀、效率低下等。因此,必须进行事业单位转型,以使之实现更好的发展。这种转型要与市场接轨、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单位员工就需要改变原来的工作模式和思路。转型前,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市场竞争,单位员工没有培养起相应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思维。转型后,单位员工需要培养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对于习惯于安逸稳定工作状态的员工而言,这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极易转变为失业焦虑与竞争压力。同时,在与市场对接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必不可少,这对于传统观念浓厚的单位员工是一个强烈的冲击。
  (三)能力适应与氛围转换的脱节
  受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多重影响,转型前的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和谐与稳定,在单位和谐和员工能力选择上,首先重视单位和谐,其次才会选择员工能力。转型后的事业单位则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更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