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5月下期

儒家文化情境下伦理领导力养成与“君子式”管理建构/李帅卫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帅卫 日期:2021-06-25 16:43:09
实践的“中庸之道”
  从伦理领导力视角分析,伦理管理的有效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领导者自身的伦理水平与道德素养,二是领导者的伦理道德对员工的影响。后者才是伦理领导力发挥作用的关键,这个影响的过程也就是具体的伦理管理实践。伦理领导力的中庸最优实践,或者说伦理实践的中庸最优性,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说:“美德行为的最优表现需要持中不偏。”[4]在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可以说是贯彻始终的,这种“中正不偏”的方法与形式是儒家所推崇的。
  伦理领导力的具体管理实践遵循“中庸之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领导者要在规定伦理标准、实施伦理行为、设计伦理制度等过程中坚持中庸原则。也就是说,道德伦理水平不要设定得太高或者太低。已有研究表明,伦理行为并不总呈正影响,只有当领导者展现出适度的道德伦理水平时才会产生最大效果的社会影响。比如,有研究发现领导伦理行为与员工伦理行为呈非线性的倒U曲线关系,领导者的伦理水平过高和过低都会对员工伦理行为产生消极作用。[5]因此,领导者需要在伦理管理实践中探索最佳值,表现出最佳水平的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实现伦理领导力的“帕累托最优”。其次,领导者要在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坚持“中庸之道”。在儒家论述中,“中庸之道”并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一种基于大局意识的权衡之术,是以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力量平衡,从而使得各方处于最优状态。领导者要处理好组织整体与员工个体之间的关系。组织与员工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牺牲员工利益换取组织发展的行为是不符合伦理管理目标的,也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领导者应以组织和员工双赢为目标,通过组织激励激发员工积极行为,借助员工努力促进组织发展,形成组织与员工的命运共同体。此外,领导者还要处理好组织与社会的关系。组织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抛弃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整体福祉的思想。真正的企业家所思考的问题应该是“自己能够为社会做什么”,而不是“我能从社会中索取什么”。领导者要通过伦理管理提升组织整体道德水平,形成组织利益与社会福祉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促进组织发展的同时助力社会和谐,实现伦理领导力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佩因.领导、伦理与组织信誉案例:战略的观点[M].韩经纶,王永贵,杨永恒,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3-4.
  [2]徐雷,邓彦斐.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企业伦理价值观的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9(8):172-176.
  [3]程月明,程怡.企业伦理管理驱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机理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8(8):213-220.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
  [5]吴新辉.领导的伦理道德基础及其逻辑[J].湖湘论坛,2019(2):107-115.
  
  责任编辑 介明菊  
  E-mail:ldkxjmj@163.com  
  电  话:0371  -  63919054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