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3月下期

老子“四不自”与孔子“绝四”思想对领导者的启示/孙可兴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孙可兴 日期:2021-04-25 10:45:00
的价值评价”。[3]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为重心,通俗而言,就是“一切‘我’说了算”,而不是你、他或者别人,没有什么可以商量、沟通或缓和的余地。这显然是错误的。只有加强自我修养,努力做到“绝四”,才能成为“有道之人”,才能避免走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反面。
  二、老子“四不自”与孔子“绝四”的理论会通
  中国传统儒道思想尽管各有侧重,其理论本质却存在着会通关系。这一判断无论从“历史的意见”还是“现代的意见”看,已经成为共识,尤其是在为人处世和人生修养方面更加明确。这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与融合会通的理论特色,正是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生生不息的内在理由之一。从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孔子人格修养思想一定程度上受到老子的影响。在《史记》《礼记》《庄子》《孔子家语》等书中都有孔子问道、问礼于老子的记载。最早的记载见于老子的嫡传弟子文子所论:“孔子问道。老子曰: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正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容,道将为汝居。瞳兮,若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形若枯木,心若死灰,真其实知而不以曲故自持,恢恢无心可谋,‘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可见,老子对于道的理解强调“礼”,自然也包括人格修养,应仪态端庄、心神笃定、自然和气、收摄智慧、端正态度,于事则求全、求真、求实,于己则淡然而不自持,唯此方能“明白四达”,真正把握为人处世的规律。老子所倡导的“四不自”,对孔子的“绝四”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晚清古文经学家章太炎认为,文王、孔子、老子、庄子及其著作《周易》《论语》《老子》《庄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其一贯之道是“无我”,而且回归原典,建构了涵盖“域中四圣”的传道谱系、“无我”的一贯道体及忠恕、克己、绝四等修养工夫论的“四玄”经典系统。从“四不自”和“绝四”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来看,二者无疑也是会通的。从理论指向看,都要求做到不炫耀、不自夸、不臆断、不固执,包含着基于儒道情怀的谆谆教诲和对于“有我”与“无我”、“小我”与“大我”乃至个人与家国天下的价值选择,展现着对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及其规律的理性认知,彰显着对于“自警”“自励”的为人处世原则和人格修养的孜孜追求与高度自信。从语言表述看,都运用了具有“劝诫”意味的论证方法,使其危害性跃然纸上、昭然若揭。老子更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既符合其“正言若反”的辩证法则,又因为其“曲则全”而使得说理更具深刻性和启发性,避免了教条式说教,更易为人们所接受。
  三、老子“四不自”与孔子“绝四”思想的当代启示
  首先,为领导者自觉强化角色意识提供认知视角。领导力是领导者的修养、能力、谋划、决断、实施等要素的综合体现。领导者始终处于“领头羊”的地位,这一角色认知是领导者的魅力展现和领导力得以发挥的重要前提,对领导者的修养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领导者与领导对象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其良性互动是实现有效领导的关键。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