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2月下期

党建引领基层适应性治理:制度优势、不足与改进——以B县适应性环保治理为例/刘 佳 文吉昌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 佳 文吉昌 日期:2021-04-01 16:26:07
然而在实践调查中发现,党委书记在治理中经常是向下级分摊或指派任务,有时候不仅不重视下级党委向上反映的实际情况,也常将一线党组织反馈信息视为“走形式”。
  根据实践中反映出的情况,未来基层治理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创新治理模式,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制度。
  其一,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制度规则,通过严明党规党纪,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更加有序,更加科学有效。根据当前基层治理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未来制度规则的建设与改善应当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应当将基层行之有效的经验,升华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规范细则。通过以上对B县的调研可以发现,随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逐步推进与深入,基层已然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形成了习惯性的运作逻辑。这些经验与逻辑使基层治理目标明确,同时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促进治理弹性化。未来应当推动基层治理经验和治理逻辑落地成文,从而使其得到更好的坚持与推广,更好地发挥党建引领基层适应性治理的优势。另一方面,应当通过规则制定,进一步约束党员干部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过程中的行政行为。在实践调研中发现,在基层治理中仍然存在“家长式”治理问题,基层治理过程中仍在很多时候要听从于县委书记个人判断,有时候这种“人治”降低了基层适应性治理的稳定性以及可预期性,严重时还会使基层治理出现重大偏差和失误。未来应当增加对党员干部进行约束的规则,从而降低“家长式”治理出现的可能性,使基层更好地实现依法治理、依规治理。
  其二,疏通党内上下沟通的正式渠道。当前实践中出现的忽视下级党委信息反馈,或习惯于依靠非正式渠道进行沟通等相关困境,主要源于正式渠道不够畅通,迫使基层治理者难以通过正式渠道解决问题。由于非正式渠道缺乏稳定性,未来应当根据基层需要,修补正式渠道的漏洞,发挥正式渠道在治理中的上传下达作用,让治理过程中的沟通更加畅通、有效。
  其三,党建引领与基层适应性治理相融合必须凸显基层道德“隐秩序”的优势。基层治理与其他领域的社会治理相比具备最大的特点就是治理对象的特殊性。基层作为一个生态圈,形成独具特色的政治文化形式和日常文化形式,如此形成了规范基层社会实践的基本道德理念。党建引领在基层适应性治理方面可以凸显出对基层道德“隐秩序”的构建,这一实践之所以具备可能性是因为党建引领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思想引领,通过基层党建的组织力建设,将党的思想文化、政治要求传递给基层的治理者和被治理的个人与群体,最终形成一种基层政治文化的认同和共识,如此推动基层适应性治理模式的方法论创新。
  其四,创新党建引领与基层适应性治理相融合的基层政府效能评价体系。传统的基层政府效能考核从形式上来看,考核项目面面俱到甚至细致入微,比如对基层政府政策的评价甚至包含了基层言论自由程度、重大决策听证制度的实施程度等。从这些细致入微的考察可以看出,相关机构对基层治理工作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但是这些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在面对当今中国基层社会的复杂生态时就显得有些片面性和单一性,缺少了整体性和系统性。在近几年,随着基层党建与基层适应性治理的融合发展,很多新的评价观念与评价体系也逐渐形成。现阶段,基层政府效能评价更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