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1月下期

“政策打架”现象的机理与消解对策/李 瑜 毕晓光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 瑜 毕晓光 日期:2019-11-06 09:23:29
的过程中,若缺乏同步的约束、监管措施,则只会不断加剧部门间的自利性,如此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各级政策、各类政策间的不调和,自然也就埋下了“政策打架”的种子。
  (三)政策科学制定涉及多主体、多层面,“管”之行为容易被片面化实施
  正如上述分析所指出的,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过程是多环节融合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层面广且涉足内容杂,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共同配合方能顺利完成。一旦制定实施过程中因为主体参与者不配合、不认同,则必然导致政策执行的效率低下甚至被中断。也正是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希望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以助力执行工作的高效推进,以“优管”而提速增效。这就必然要求“管”之范围不仅应覆盖政策制定实施的各个方面,更要丰富“管”之手段而应对各类新问题、新情况。
  (四)政策高效执行要求人财配套,“服”之方式容易套路化
  不单是政策制定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情况与问题,待成型、成熟的政策指令落实执行后,也依然需要财政、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与协助。当下,虽然上级政府积极倡导优化服务,但依然存在为求自我工作便利、轻松而“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这不仅导致政策执行效果“打折”,更因为执行出现偏差而难免与其他政策内容相冲突。更有甚者,为了单位或个人私利而选择性执行政策方案,导致“计划方案”与“现实执行”间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加剧了“政策打架”现象。
  二、破除“政策打架”现象的突破口
  (一)消除自利倾向是关键
  如上所述,“政策打架”不是单方面的内容矛盾或重叠,而是制定、执行过程中各环节、各层面无法实现认知与行为的协调与融合,才诱发了最终结果的差异。这也就意味着根治“政策打架”的关键就在于首先实现不同层级、不同部门间思想认知的高度统一,即这种认知不是各谋其利下的各自为政,也不是局限于个人领域的“各扫门前雪”,而是切实立足于服务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知,使责任感、使命感充分激发,进而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关注现实问题、谋求解决方案。只有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方能避免利益诱惑下的私欲优先,也才能突破格局限制,不再将其他部门、其他层级的管控行为视为事不关己的其他事务,而是主动融入协同解决问题、共同实现目标的整体之中,以协同性的提升减少政策内容间的矛盾与冲突。
  (二)措施方案能落地是基础
  毋庸置疑,“放管服”是中央政府在自我改革基础上对政府效能的重大改善,通过执行层自主决策空间的扩展、自我监管措施的创新和服务效能的提升,显著提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以对科学规律的充分尊重与遵守而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但也应理性看到,理想的美好终需要具体化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方能转变为现实成果。事实上,中央政府为简政放权、创新监管和服务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是否能落到实处,将直接影响下级政策制定的内容与效果。若简政放权只是停留于文件中而难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只是使事务性工作减少、务实权限增加,创新监督管理只是加剧“留痕”而无法改善市场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服务协助只是单纯的“脸好看门好进,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