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9月下期

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的逻辑和实践向度/姚翼源 李祖超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姚翼源 李祖超 日期:2019-09-06 16:43:37
一切依靠群众,揭示的是要释放群众的生态智慧;从群众中来,告诫我们要戒除懒政怠政的作风,深入治理一线,在鲜活的生态实践中提炼宝贵的经验,并将提炼的成果运用到为群众造福的工程中去。习近平指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之中,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是否得到实惠,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是否得到满足,这都不再是量的积累和增长,更多的是品质的逐步提升。个体作为群众中的一分子,唯有在和谐有序的氛围中才能更好地释放自我,娴熟地驾驭各种复杂生态关系,化解困扰群众现实难题,听取群众真切的呼声,革除那些奢靡浮夸之风、官僚做派、流于表面形式和迷恋享乐的流弊,方能唤醒群众的创造热情。渐进共享作为群众路线的价值遵循,倡导的就是在生产关系中处理好自我与他我的关系和构筑健康向上的为民风尚,确保群众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才是增进群众情感、深化政治认同的重要手段。共产党人始终恪守着初心,披肝沥胆地“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直面转型期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无限契机。这不再只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更是渗透在群众生活中的文化力量。
  (三)融入世界格局,创设为人类贡献的平台
  融入世界格局的中国生态治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风采,阐释了中国特色的治理方案。他国生态治理的经验为中国生态治理的跃进提供养料,而中国生态治理的素材也将为世界生态治理宝库的鲜活发展增添色彩。在风云跌宕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的发展需要的是抱团取暖,谦逊低调地汲取他国养料,渐进地提升生态治理的品质;统筹国内市场与融通国外渠道,携手应对严峻的生态系统恶化形式,在优势互补互促和共建共享的框架中,应对风雨挑战,进而谋求生态治理新动能。为了将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科学设想落地做实,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完善共商协同的基础上,找寻沿线国家和区域的利益共同点,进而打造共治模式下的生态治理长廊。事实上,中国生态治理要想卓越成效,与他国的协同合作必不可少,并且是高频高效的合作,因为持有冷战思维和单线固封的思想,已然不能够精准科学地应对复杂棘手的生态危机。危机本身也是蔓延扩散的,不是静态孤立的,它对其他国家的生态系统也有着破坏作用。在谋求自我生态治理水准提升的前提下,融入世界格局,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做出贡献,已然为时代趋势。
  三、习近平生态治理实践向度的未来瞻望
  作为时代的指引者,改革开放40多年的亲历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掌舵者,习近平同志的思想深邃而又务实、宏大而又具体、科学而又鲜活,在继承前人生态治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新时代生态治理的高品质提升注入了鲜活的价值理念。生态治理思想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回应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绿色诉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时代化体系。这也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了绿色生态的底色。
  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是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和深耕时代土壤中生成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新时代发展的最新成果。在遵循生态为民宗旨的前提下,基于生态系统问题的现实考量,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