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9月下期

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的逻辑和实践向度/姚翼源 李祖超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姚翼源 李祖超 日期:2019-09-06 16:43:37
>  (三)“自由的人”: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的逻辑终点
  “自由的人”不是超脱规律的约束,而是在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规约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促进人的自由成长是人类社会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然而,我们需承认一个现实,就是自由本身是有限度的,是活跃在合理边界内的行为状态。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这是我们在钻研马克思关于“自由的人”属性论述后,审视当前复杂得多主体生态治理关系症结时,进行自我深刻省思的价值尺度。人不同于物,却与物结为一体;人必受制于必然,却又享受着自由。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要清楚地察觉到“自由的人”是摆脱单向度和畸形僵化流弊的和谐完善之人。促使社会成员成为“自由的人”是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的最终旨归,也是生态美好图景得以实现的逻辑终点。在涉足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中,生态的发展处于短板,需要我们处理好它与其他要素间的协同增进关系,用生态的文化提供价值支撑,依托治理战略释放生态福祉的红利。
  二、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的实践指向
  应然的指向是在审视生态危机之下,汲取各方养料和凝聚正向要素后,深思熟虑的结果。在抓准“现实的人”本身的属性后,对照时代变迁的生态矛盾,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科学设想之后,渐进贯通群众路线,渗透为人民谋福的风尚;在研判复杂形势后,融入世界格局,创设为人类贡献的平台。这是科学把握生态治理风云变幻形势,寻找契合人民群众最大生态治理利益后的有力回应。它是升华初心情怀、释放治理动力的必要手段。
  (一)对照生态矛盾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系统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也发生着变迁,存在着人民对于美好生态生活的需求和生态权益配置不均衡的矛盾。生态矛盾问题实质上就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福祉的政治问题。精准把握人民对于美好生态的需求,让透支的自然资源逐步恢复,着力化解对老百姓最为重要的健康问题和收入问题。对于生态危机的治理,从根本上来讲,要处理好生态关系的问题,抓准生态经济结构改革的“牛鼻子”,构建高效有序的发展模式,释放生态产品的公共价值和为民属性。毕竟,未来谋划的美丽中国和小康社会能否高品质地实现,需要我们审视“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这个经典命题,这也是生态治理应然走向的精神指引。为民谋福祉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初心,也是维系生态产品公共属性合理公正的精神内核,解民生之忧和创民生之利,都需要我们协调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与经济互促共赢的生态关系,这样才能厚植生态经济的发展优势。对现存的生态矛盾实施深度解构,找寻制约的关键要素,善于整合科技的、媒介的、制度的和人员的比较优势,破除治理过程中的技术障碍、思路困扰和制度约束,方能形成多元共治的生态治理格局。
  (二)贯通群众路线,渗透为人民谋福的风尚
  群众路线向我们传达的是在生态治理的系统性工程中,依靠谁去治理、相信谁去执行、为了谁去奋进的课题。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尽心地满足群众的生态权益;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