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3月下期

组织负面事件处理中领导者的社会互动艺术/钟红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钟红艳 日期:2019-03-21 16:56:30
能在后续行动中占据主动,被动等待、应付则只会为外界舆论所牵制。其次,领导者还必须明确正视事件的目的在于深刻剖析问题,而非就事件而谈事件。这就要求其善于透过表象分析问题,进而发现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管理漏洞,通过对组织运行程序的规范、制度规则的完善而实现对问题的彻底解决,绝非应付公众心理下的盲目表态,这种缺乏诚意的行为不仅无法赢得公众认可,反而会招来质疑。再次,领导者在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应端正心态,认识到这种自我的检视与主动认错并非承认个人技不如人或自我贬低,而只是以理性、客观的态度主动发现尚不完善之处,找到未来提升的切入点。这固然是一种惩罚,但也可将其视为一种反向激励,且越是敢于正视问题,越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2.端正取向而不糊弄。对于大部分公众而言,其原本就置身事外,无论是分析问题还是发表意见,都具备一定的客观性,很多时候仅仅是就事论事,而不涉及对组织的攻击。这就意味着,领导者想要与之保持一定的良性互动,通过对外界声音的及时、妥善回应而把握行动的主动权,就必须首先保证自我在意见态度上保持正确性与公正性,即虽然领导者处于涉事组织之中,难以实现个人立场的完全客观性,但其价值取向、行为方向必须正确。具体而言,一是领导者作为事件的处理者应该认识到,只有自我首先端正态度,确保个人价值取向、行为方向的正确性与正向性,才有可能保证其后续应对措施的公平合理性。一旦个人心态、思想认知出现偏差而无法理性审视问题,其应对措施就只会是表面的应付。二是领导者必须明白,在负面事件的处理过程中,程序、措施的透明性是赢得公众信任的基础,而想要实现事件全过程的透明化,就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无惧公众的监督与审视,那么,以正确态度与立场确保措施方案的公平合理、公正科学就是必然之举。领导者的举措若只是遮掩心态下的敷衍之举或谋私利的错误决策,则必将害怕公之于众,也就难以实现应对全过程的透明与公开。三是领导者还必须认识到,源于社会认知水平的普遍提升,当下公众对于负面事件不仅有着个人的见解,而且往往秉持立场鲜明的态度,个人想要左右公众的态度十分困难。想要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把握话语主动权,就只能立足于对问题的深刻剖析,进而提出更完善、更合理的应对策略,以充分的合理性与客观性赢得公众的认可,进而进行思想互动,形成新的一致认知,最终实现对事件负面影响的适度消解。
  3.及时表态而不拖延。网络信息时代,公众对于事件的关注程度极大提升,这既源于信息迅捷及时的传播,更在于个人认知水平的提升。公众不仅态度立场明确,更乐于积极发言表达所思所想,以体现自我的社会存在感。这就必然会引出其对于事件处理的另一个判断标准,即涉事者对于问题回应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反映个人认知水平和参与主动性。领导者若面对负面事件而回应滞后甚至无动于衷,就可能被外界解读为逃避、无能。一旦公众如此判断,领导者就基本丧失了后续行为的主动性,更难以实现与公众的良性互动。领导者想要把握话语权,避免为外界声音所左右,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确保发声的及时性,即在问题爆发的第一时间就积极进行解释说明,并亮明组织及个人所秉持的客观、公正立场,避免为外界部分有心之人曲解。毕竟当下社会确实不乏看热闹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