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9月中期

“经济人”假设的方法论批判及启示/沙靖宇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沙靖宇 日期:2017-10-16 11:02:07
关注和对公共利益的忽视,导致了诸如管理主客体冲突、管理道德与责任缺失、管理行为公共性不足等诸多管理困境。
  二、完全理性批判:理性主义的逻辑限度
  在西方的人性认知传统中,理性是人性最为重要的方面,构成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最为根本的属性。而“经济人”假设完全继承了人性的理性特征,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特别是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如西蒙所指出:“古典理论讲的是全知全能的理性……对人类行为所处的环境形态所做的刻画,体现着完美理性的那个环境,完全决定了行为。”[2]也就是说,“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人是无所不知的,人能够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并获得最大效益。这种关于人的完全理性预设便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思维方法。事实上,“经济人”假设关于人的这种完全理性预设存在着理性主义自身所无法克服的认知弊端。
  事实上,就人性本身来说,“经济人”假设所强调的完全理性是不可能的。一方面,人虽然是理性的存在,但同时人自身所具有的无意识、直觉、顿悟、欲望、情感等也使人呈现出非理性的存在特征。所以,完全理性或许只存在于客观的物质世界,而不存在于以人为构成主体的精神世界与文化世界。另一方面,即使人是理性的,但也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而只能是西蒙所言的有限理性。也就是说,受制于人本身天赋本能的局限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及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人只能在给定的条件下做出有限理性的行为选择。这也意味着,完全理性只是一种理论的假设,而现实生活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
  “经济人”假设关于人性的完全理性预设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工程思维。将这种思维方法绝对地运用到管理学领域具有很大的风险。首先,“经济人”假设奉行工具主义的思维模式,即将人视为管理的手段和获得高效率的工具,由此,管理被设计成为追求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技术化、程序化的管理机器,而人成为管理机器运转的螺丝钉。其次,“经济人”假设存在着普遍主义的思维倾向,即认为人是普遍理性的,而忽视了个体差异性,由此建构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管理模式。事实上,基于人性的差异性,适用于一切领域中的普适性管理模式是不存在的。正如詹姆斯?斯科特所指出:“对我们和我们环境的真正威胁来自于对认识论知识的普遍主义自负与独裁主义社会工程的组合。”[3]再次,“经济人”假设还存在着线性主义思维的局限,即人性是单向的、直线的、可预测的,由此管理是一个线性决定的系统,可以通过理性把握与控制实现确定性管理。事实上,管理并非一幅线性的图像,而是由众多变量与参数交织成的复杂社会演化系统。由此可见,正是由于“经济人”假设的这种理性主义思维限度,将其所奉行的完全理性作为人性的分析工具而运用于管理实践,是一项冒险的行为。
  三、抽象个体批判: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局限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分析人的行为选择是“经济人”假设对人性的基本规定。个人主义是西方理解与认知人性的主流思想脉络。例如,泰罗沿用“经济人”假设展开了管理学研究,也将人视为出于经济动机,能够通过理性计算而寻求自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