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3月中期

污染型邻避设施公众参与影响因素及对策机制综述/晏永刚 费倩儒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晏永刚 费倩儒 日期:2017-04-26 11:50:35
)参与环境
  政府及其他主体提供的信息资源、社会环境及法律制度等会对公众参与的便捷性、有效性产生影响。目前的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关于污染型邻避项目的建设,政府往往会进行封闭式决策,阻碍公民参与决策的核心部分,公民从法律渠道寻求保护的道路并不宽广。[4]在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是少部分公民的权利没有受到保护,环评单位将信息公开于公众不易浏览的场所,故意避开公众参与。[5]李东泉和李婧基于政策网络理论,通过研究“阿苏卫事件”指出,新闻媒体作为次级利益相关者,在政府与社区居民间架起了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承担了维护公众知情权、监督政府、表达公众意见的责任。[6]
  (四)参与过程
  参与过程能反映公众参与的效果,对最终参与结果影响最深。Patrick针对邻避问题提出,公众参与应改变政府告知公众的单向反馈交流模式,采取公民会议等双向交流模式。[7]我国有些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有意掩盖邻避设施所存在的高危险性或潜在的不可修复的危害,对应该召开的听证会和公开的环境评价信息弄虚作假,虚化公众参与,存在暗箱操作的情况。[4]刘雅静和唐利基于我国一系列PX事件的分析得出,政府往往在公众参与环节给人以走形式、走程序的印象,并且社区居民也没有获取相关信息的正常渠道及合理的利益表达渠道,导致民众参与完全被排除在外。[8]黄锡生和何汇针对核电站指出,我国公众参与时间滞后、参与时间不足及未形成全过程参与模式,使得公众参与不充分。[9]
  (五)参与成本效益
  在公众参与过程中,政府或公众自身的资源消耗及付出、公众对最终决策的影响程度和所获得效益的大小都会对公众是否积极参与产生影响。参与的成本效益是影响公众参与的主要因素,公众提出的意见是否在项目的最终决策中体现,会影响公众的积极性。[10]张锐(2013)认为,加大公众参与不仅会使政府最终决策成本增加,而且若参与成本超出公众自身承受范围,公众会考虑不参加或不深入参加,使得参与效果不明显。
  (六)文献评述
  关于邻避设施规划建设中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是基于案例研究或经验分析方法来探究公众在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选址中的具体参与情况,以进一步提出影响公众参与的因素。虽然有少数学者采取定量研究方法,如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但都只是列举了相关影响因素,缺少采取定量和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进行各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比较研究。所以,如何让公民更好、更有效地参与到邻避设施的规划选址决策当中,采取合适的定量方法及数学模型比较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提取主要因素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三、污染型邻避设施建设中提升公众参与效果的对策机制
  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对策机制能够促进污染型邻避设施在未来的建设中有效地开展公众参与,进而有效提升公众参与的具体效果。基于前述对影响因素的综述分析,本研究主要从公众自发参与机制、经济补偿与成本效益机制、公众参与法律制度及渠道完善机制、第三方参与机制四个方面进行综述(见表2)。
  (一)公众自发参与机制
  公众的参与意识、能力和责任感等决定公众是否会主动参与。史艳超(2012)认为,政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