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4月中期

党内协商民主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路刍议/梁瑞英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梁瑞英 日期:2016-06-07 10:42:56
势、掌握一定资源的领导干部如果民主意识不强的话,就有可能造成“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的情况,使协商民主流于形式。
  (二)官本位思想突出,缺乏民主的土壤
  民主协商意味着要充分发扬民主。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也就是说,将群众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系统的意见,然后再到群众中去宣讲,从而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笔者认为,这一论述就是实践党内民主协商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阐释。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影响,协商民主在实际运行中执行不力。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儒家文化以亲情血缘为主线、以等级观念为特征,强调的是集权、权力崇拜和臣民心理,对国民性格塑造和心理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仍广泛渗透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之中。对领导干部而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官本位思想。一些领导干部在民主协商的过程中,表现得高高在上,不注重听取群众意见,从而对党内协商民主执行的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这些不仅与封建专制思想中的“中庸”“奴性”等观念有很大关系,而且还与我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中的“君主民从”观念密切相关,这种思想与民主理念是根本相悖的。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等级观念、家长制等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挥之不去,使党内协商民主在实践中流于形式。
  (三)党内民主协商运行机制不完善,民主程序虚化
  协商民主作为新事物,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由于民主的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民主程序简单化。例如,在对待“三重一大”等重要问题上,有的单位没有在决策前充分酝酿,缺乏民主协商;有的单位甚至搞临时动议,仓促决定,使决策失去民主性、科学性,这与协商民主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党对协商民主进行了积极肯定,为民主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对民主协商的过程则缺乏系统的程序性规定,导致在实践中难以执行。例如,有的同志嫌民主程序太麻烦,即使有现成的操作规程也不遵守;有的凭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行事,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对党内协商民主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民主程序被虚化。在表面按规程办事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非正式活动,即潜规则。也就是说,在公开的操作规程背后存在少数人说了算、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党内协商民主的贯彻落实。
  (四)党员的协商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人们素质水平的不同,人们对协商民主的认识也存在差别。所以在实践中,民主协商的实行并不是每次都收到良好效果。如果抛开制约民主协商的客观因素,其运行主体的素质就成为影响民主协商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实质上,民主协商的过程即制度作用于人的过程。尽管制度与人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道德水平相比,更具稳定性,但不能忽视人作为制度制定和运行主体的重要作用,并且制度的执行也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制度对人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单纯从党内协商民主运行的角度看,党员的素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和素养是影响民主程度和水平的一个关键点。因为党员是协商民主的运行主体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