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3月中期

建立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制度研究述评/刘学彬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学彬 日期:2016-04-07 16:16:26
度在实施中存在着指标体系的设置还不尽合理、分析评价的方法还不够灵活、研判结果的运用效果还不太理想、研判工作的基础力量还比较薄弱等问题。据此,他提出了做好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工作的对策建议:分类别设置指标体系,多渠道收集基础信息,全方位进行分析研判,多层面运用研判结果,加大科技投入和培训力度。
  六、简评:贡献、不足及可深化研究的领域
  从总体上来看,上述研究比较全面,涵盖了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制度所涉及的研判内容、研判方式方法、研判结果的使用及研判所需的人员配备、信息收集等外部条件等要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有的研究成果为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制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材料和基本的分析架构,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一是理论研究不足。领导班子分析研判着重从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整体功能及运行情况看问题,能够给干部选拔和任用提供基础性的情况和方案。因此,它是各种考核的延伸和深入,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提出不同于原有的绩效评估、领导绩效考评等考核理论的研判制度的独特的理论框架。下一步的研究必须通过对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制度相关理论及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提出包括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制度体系、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理论框架。
  二是对于分析研判的主体研究不足。目前的分析研判主要由组织部门牵头实施,相关目标考核、督查、纪检、审计等部门参与,这种研判总体上还是体制内的研判,专家学者、人民群众及第三方参与程度还不够,这种主体的单一性制约了研判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下一步应研究如何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既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主导作用,又有效调动相关利益群体、专家学者及第三方参与积极性的实现机制,可考虑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研判机制,适当提高相关利益群体在评估中的权重。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一些前期的研判内容委托给资质好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来做,组织部门做好对它们的监督,最后对研判结果综合分析。
  三是对于分析研判的内容或指标体系的研究设计欠科学。目前的分析研判指标体系中的过程指标、现代指标及负面指标运用不足。下一步需要研究体现领导班子工作过程的行为、态度、投入等过程指标及廉洁自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负面指标。研究开发这些指标时既要结合部门的职能特点,又要体现领导班子建设的本质要求;既要紧密结合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又要区别于现有的目标考核、绩效考核和公务员考核。
  四是对于分析研判的方式方法研究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结合不够。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方法,这根源于领导班子分析研判的对象是人的复杂性,同时也是各级组织部门实施可行性的客观选择。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光靠定性的研究远远不够,必须做到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需要在下一步的研究过程中,深化功能结构模型的研究,运用回归分析、统计等数理方法,比如,在分析研判指标的确定过程中采用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的测量法,在分析研判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中采取定量统计法、专家评定法、比较平均法、对偶比较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
  五是缺乏对于分析研判结果的再研判,使用范围不够广泛。当前对研判结果的研究一般都是直接拿来用,缺乏对研判结果的影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