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精彩阅读

不做“完美”领导者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郭保伟 孙志强 日期:2013-11-29 15:57:31
  不做“完美”领导者,看起来是一个很消极的命题,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很客观、很理性的命题。按辩证法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所以,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作为领导者,想做“完美”的领导者无可厚非,毕竟作为一种追求或理念会为自己的形象完善和工作卓越添加不少动力。但是,如果领导者没有理性地把这种追求作为自我形象塑造的标准并付诸实践,就会使自己烦恼,让他人抱怨,影响组织的和谐和工作的开展。因此,融于“完美”而又超脱“完美”,才是领导者“完美”之表现。
 
  一、“完美”诱发的烦恼
 
  完美,本意是没有缺陷,十全十美。作为理想状态,它可以存在于人们心中,也可以作为做事做人的追求过程,甚至可以作为人们评价人和事的理想标准。但是,人和事的本来不完美,注定了一旦用完美来衡量实践中的人和事,就会使人产生巨大的心理扭曲,导致消极的行为。对领导者而言,地位、责任、升迁与权力的驱使,使其比常人更容易追求完美,故也更容易产生烦恼。
  一是自责。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工作的走向及其绩效,都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领导者无论眼界多宽、能力多强、本事多大,都难以完全掌控和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人的因素。因此,通常情况下,领导者只能根据各种因素的可控程度和实际需要,尽可能地做出周密部署和安排。即使这样,也难免会出现失误,只不过是失误小一些而已。只要做好跟踪问效并及时矫正,就不会出大事,就不会影响大局。但“完美”领导者把自己看成“圣人”,在发现工作失误的时候,往往会对自己没有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失误自责不已,甚至怀疑自己和团队的能力,延迟了应对,使事情变得更糟。
  二是纠结。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当今领导决策环境不仅变化快,而且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特别是利益多元化下的博弈,增加了决策的难度,使领导者有“剪不断,理还乱”之纠结。在这种决策背景下,领导决策要达到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因此,领导者需要抓住机遇,舍轻求重、舍小求大、舍近求远,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偶尔也需要做出相反的选择。但选择过程中的任何犹豫和徘徊,都会使机遇稍纵即逝。“完美”领导者为了“完美”决策,总是纠结于是不是最佳决策,是不是万无一失,患得患失,犹豫不决,错失了决策的最佳时机。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完美”领导者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如何控制事态不向坏的方面发展上,而是反复比较、反复论证,纠结于方案的“完美”与否,结果贻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导致事态恶化。
  三是焦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往往是在与同行的竞争与合作中实现的。领导者必须关注同行的发展,并根据自身情况适时学习借鉴,制定对策,方能赢得先机和优势。但“完美”领导者主观上不相信、也不愿意承认同行会超越自己,当发现同行进步特别是超越自己的时候,焦虑便油然而生,而在把眼睛转向组织内部的时候,则突然产生选择性“失明”,满眼都是问题,优势和成绩“不翼而飞”,于是对组织成员这里不满意、那里不顺眼,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后生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