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组织管理制度“脆弱”的根源与综合治理之策/牛 亮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牛 亮 日期:2021-05-26 13:05:49
,或是贻误时机加剧危机扩散速度,或是扩大错误决策不良影响范围。这将使周围人群感觉制度不合理而无法应对、驾驭被动局面。
  3.契合度低。单位管理制度“脆弱”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危机局面的应对乏力,不能以约束性条款抑制错误行为,也不能以引领性精神消解错误认知,反而忙于对各类不良举措的限制与惩戒,贻误治理时机。看似管理者也不曾停歇、加班加点,实则使下属感觉行动空间被局限、行动时效被耽误,完全与抢抓时效的危机应对理念相违背。究其根本,正是因为浮于表面的错位型制度并未抓住治理要害和管控技巧,致力于细枝末节却放过了大是大非。这就必然造成条款规则的死板与狭隘,无法与表现多样、灵活多变的现实情况相契合,更无法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观点相融合。此时,上级领导的约束限制越多,将越会因干扰地方执行而越帮越忙、越帮越错,最终出现一团糟的恶劣局面。
  4.原则性弱。提升制度微观运用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度,还需同步把牢原则底线才可保障效力,也才可使下属知敬畏也知限度。制度在与属地原则相结合的过程中既服务地方、服务当下,也不违背单位要求,才可有效促进集体利益增长。通常,让周围人群感觉“脆弱”的制度规则,缺乏的正是原则性和底线,在处处干预的过程中看似要求严格,实则并未说明执行者应该遵守的基本要求和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并未借约束、引导规则展示单位价值取向。这不可避免地会加剧单位成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茫然与慌乱,导致下属因为不清楚行动方向、行为取向和行事标准而变得机械与被动,领导者则因为不懂“放”与“限”的界线而事倍功半、难有成效,最终就会呈现出制度一旦遭遇现实挑战,就面临使不上劲的“脆弱”态势。
  二、组织管理制度“脆弱”的根源
  (一)对权力到底该管控什么不清楚
  制度在应用中表现出“脆弱”的问题,绝非单纯因为制度内容不合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制度制定者的思维、眼界与观念,尤其是其对权力所秉持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制度对管控形式和管理方式的选择。“管头管脚”者之所以处处干预,试图以制度之“细”全面限制,实则就是不懂用权又害怕放权,唯恐给予下属的自由发挥空间过大而威胁个人权威。殊不知,权力越是集中于一人之手,领导者越是事无巨细地亲力亲为,反而越容易陷入思维局限而行为极端。[2]在这类“捍权者”眼中,权力必须覆盖于单位的每一个角落,领导者的有效管控必须体现于对具体行动的亲自指挥。然而,外部环境千变万化,部门与地区实况各具特色,“一刀切”的限制条款所能约束的只能是具体的操作方式和推进速度,并不能对执行者的行事态度与利益取舍产生实质性影响,反而很容易使其在表面应付的过程中阳奉阴违。此时,制度无论如何细化与周详都不可能产生实质约束效应,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应对条款与现实问题很容易呈现“两张皮”现象。因此,领导者欲通过刚性制度对下属进行约束,就应先明确管理的核心或关键是什么,唯有把握住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这一根本,才能正确把握制度宏观框架的囊括范围与原则界限,避免陷入制度的“完美陷阱”。[3]
  (二)对权力到底该如何约束不清楚
  如果说权力该管什么所要解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