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单位员工骄、娇、惰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张凌志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张凌志 日期:2019-12-10 12:02:13
的重要标准是业务能力,兼顾考察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这给员工带来只要业务能力突出、其他能力有所欠缺也可以被接受的错觉,助长了员工的骄、娇、惰行为。随着我国现代管理机制的推进,“铁饭碗”的单位没有了,但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提供稳定工作的单位依然存在,其对在职员工的激励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实际可行的淘汰机制,导致员工的行为呈现不可控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社会比较理论中指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到薪酬的影响,更在于横向比较中工作环境是否公平。组织运行中岗位责任不够清晰,绩效考核缺乏公平,员工的骄、娇、惰行为就会不断蔓延,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造成组织工作氛围的进一步恶化。
  (四)员工组织归属感缺失
  出现骄、娇、惰行为的员工,通常与同事之间缺乏信任和关爱,对于权力有过度的渴望,迫切想要获得成功,因而往往会苛责同事,从而疏远与同事的关系。员工漠视构建融洽的工作关系会造成其对岗位缺乏认知、对部门缺乏依赖、对组织缺乏归属感,忽略良好工作氛围的营造,把自己从组织中割裂出来,单纯追求个人欲望的实现、自我成功的成就感和工作偷懒的喜悦。马斯洛需求分析中的安全需求在组织内部员工之间主要体现为彼此的相互需要。员工肆意对他人进行谩骂会丧失同事间的安全认同,不允许他人的善意批评会造成工作隔阂,懒惰的行为则会引起同事的反感。
  三、对策建议
  (一)注重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管理制度是组织运转的保障,长年不变或频繁变更的制度体系都会让员工忽略制度的存在,采用定期完善的制度调整机制能够保障制度规范符合组织管理需求,有效弥补随环境变化而形成的管理制度滞后,减少员工产生的不良行为。组织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制度的导向因素,减少过度强硬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避免硬性要求对员工的负面引导,从而让骄、娇、惰行为变形为其他不良行为。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感受,依托组织文化建设,注重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等软约束机制的建设,不能简单、粗暴地将所有员工当作敌人,让员工产生制度对抗心理,做出骄、娇、惰行为。管理制度要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适应环境的变化,用规范约束员工的具体行为,避免脱离实际而无法推动。要加强组织管理制度的宣讲、负面案例的解读等工作,将组织管理要求、组织文化建设等工作要求传达给员工,让员工正确认知不良行为的危害,提升自我行为的规范性,使组织的管理制度得到落实。
  (二)完善责权利体系
  强化组织内部责权利的均衡分配,要根据岗位需求赋予员工相匹配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让组织内部形成岗位责任意识,让承担责任的员工认可岗位的工作要求,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其懒惰情绪的产生。要加快完善组织绩效考核机制,利用客观评价的方式,加大同部门员工、跨部门员工、客户等对员工行为的评价权重,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行为负责,对与骄、娇、惰行为相关的惩罚性措施形成畏惧心理,逐步杜绝员工不规范的工作习惯。要结合组织工作特点和业务需求,适度增强岗位流动性,弱化员工在固定岗位上所产生的岗位权欲、岗位惰性和岗位排他性,既要发挥员工的专业优势,也要规避岗位业务封闭带来的“不可或缺&
[1][2][3][4]